10.16 雲南江川青銅文化產業方興未艾

  在江川區前衛鎮新河咀村探訪培興銅藝坊坊主、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陸培興時,記者得知一個讓人鼓舞的信息,今年8月21日,前衛鎮後衛村被省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認定為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示範村、漁村為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銷售示範街區、玉溪市江川區三有銅器工藝品廠為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龍頭企業。

雲南江川青銅文化產業方興未艾

江川的銅器製作已有600多年曆史。陸培興告訴記者,後衛村的銅器產業從改革開放後開始復興,他於1989年從原來的鄉鎮企業退出,創辦了培興銅藝坊,產值從最初的幾千元發展到了現在的上百萬元,他也獲得了雲南工藝美術大師、雲嶺首席技師等一系列榮譽。

陸培興和他的培興銅藝坊成了江川青銅文化產業發展的縮影。

雲南江川青銅文化產業方興未艾

據江川區文產辦工作人員介紹,江川青銅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得益於政策支持。按照《雲南文化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玉溪市“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和《江川區銅器產業六年發展規劃(2015―2020)》,全面落實打好“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園區經濟”三大戰役要求,江川區注重文化資源傳承保護利用,大力推進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科技、文化與工業的結合,整合提升銅器產業,全力推進特色銅器文化產業發展。通過成立“銅文化協會”,整合幫助手工銅器和青銅澆鑄工藝事業的發展,新河咀村投入20萬元實施了“銅器文化惠民示範村”項目改造。從2016年開始,已先後投入500多萬元才完成了漁村銅文化特色街區改造。

雲南江川青銅文化產業方興未艾

同時,江川區加大對外交流和技術人才培育力度。近年來,先後組織銅器從業人員和企業參加“雲南週末文博會”、昆明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等展會,雲南省職業技能大賽等一系列會展比賽。通過參展參賽,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並組織銅器匠人到玉溪工業財貿學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還在江川職中開辦銅器產業特色班。幾年來,培育出了國際工藝美術大師、雲南工藝美術大師、雲嶺首席技師、雲嶺技能大師等數十名高級專業人才,50多人獲得銅器製作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術職稱。全區工藝技術水平的提升,使江川青銅工藝產品更加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據悉,截至目前,江川區銅器產業已發展為青銅工藝品、斑銅工藝品、鍛打生活用品、鑄造雕塑工藝品等四大產品板塊,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尤其是斑銅工藝為雲南獨有,聞名全國,而江川的斑銅鍛打、鑄造技術領先全國,受到國內外同行的讚揚。現已擁有10戶銅製品企業和80多家手工作坊,從業人員700多人,產品年產值達到2.6億元。

來源:玉溪日報記者 李智林 通訊員 劉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