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南派足球名將錄(七):興寧六傑之一,平平淡淡才是真,張小文

張小文,1964年出生於廣東興寧,小學和初中分別就讀於興寧城鎮三小和興寧一中,而這兩所學校曾經都培養出四位國腳:謝育新、郭億軍、張小文、蔡錦標。

南派足球名將錄(七):興寧六傑之一,平平淡淡才是真,張小文

從小,張小文就跟著當時是縣足球隊隊員的舅舅一起學踢足球,1975年,張小文進入興寧縣業餘體校,開始接受正規的足球訓練。3年後,張小文離開家鄉,參加廣東少年隊(廣東三隊)集訓,一起同行的還有我之前寫過的郭億軍: ,不過張小文的足球之路沒有同鄉那麼順利,參加集訓一個月之後,張小文就落選了,被退回興寧縣體校。時間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在當時那個年代,踢足球不能進省隊,其實就是沒有前途的。這時的張小文已經準備放棄專業足球之路,準備報考廣州體育學院。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小文的足球之路出現了轉機。

1980年,梅縣舉辦了廣東省中學生足球比賽,而張小文作為中鋒代表梅縣隊出戰,而他在這次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打動了廣東省中心體校的鄭良耀教練,並將其招入省體校。張小文深知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他用刻苦的訓練來回報教練的信任,僅僅一年之後,張小文便上調至廣東青年隊,在這裡他的老鄉郭億軍也在等著他。1983年,張小文被冼迪雄教練召入廣東隊,參加全國甲級聯賽。而當時這支廣東隊組建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了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五運會,令人可惜的是,在五運會開賽前,張小文遭受嚴重傷病,最終未能隨隊奔赴上海。

1984年,張小文傷愈復出,開始逐漸成為廣東隊的主力,而他在場上的位置也慢慢的發生了變化。國慶期間,在越秀山舉行的一場表演賽中,擔任盯人中衛的張小文成功的盯死了來訪的香港精工隊的箭頭人物荷蘭國腳加賀夫,從此他便坐穩了廣東隊盯人中衛的首發位置。1987年廣東隊獲得第六屆全運會冠軍,張小文專門負責看管各個隊伍的當家前鋒,而最終廣東隊僅失一球,張小文功不可沒。

六運會結束之後,張小文就被時任國家隊主教練的高豐文看中,召其進入國家隊。在1988年至1990年的短短三年內,張小文隨國家隊參加了漢城奧運會,卡塔爾亞洲盃,以及意大利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等重大賽事,共計出差15次,打入3球。而這一批的國腳之中,來自興寧的就有四人,他們是張小文、郭億軍、謝育新、伍文兵。一個縣同時出四個國腳,恐怕放在任何時代都算的上是一段佳話!

南派足球名將錄(七):興寧六傑之一,平平淡淡才是真,張小文

左起:張小文、郭億軍、謝育新、羅慶(國青)、伍文兵、池明華

不過在經歷著名的“黑色三分鐘”之後,張小文、郭億軍就基本告別了國家隊。這此時的張小文也不過才26歲。

也許“黑色三分鐘”的經歷給張小文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包袱,從國家隊退下,回到廣東隊沒多久,張小文便選擇了退役,之後徹底離開了足球圈。

球場上的張小文拼搶兇狠,奔跑積極,有很強的衝擊力,不僅盯防出色,還有一手擲界外球的絕活。樸實無華的他,名氣遠不如同期池明華、郭億軍、吳群立、麥超等人來的響亮,但是他的表現也值得被所有中國球迷所銘記!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