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導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如何幹好鄉村振興?我們認為鄉村振興必須樹立五大創新思維。


鄉村振興應樹立五大創新思維:

1、資源變資本

鄉村振興要盤活鄉村擁有的各種資源。鄉村的資源內容十分的豐富,不僅有青山綠水,還有田園牧歌;不僅有自然風光,還有人文故事;不僅有農業生產,還有鄉村文化。

根據我國各地資源條件的不同,鄉村的主要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旅遊資源、產業資源,以及農村集體性資產等六大類。

鄉村振興就是要以村集體、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鄉村組織為載體,通過吸引投資、合作開發、租售開發等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將鄉村的各種資源轉化為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本。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2、農業變產業

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興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必須以農業為基礎。問題是很多地方理解為發展鄉村產業就是發展農業,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我們認為:鄉村振興主要是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的鄉村產業。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深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改革,逐步提高農業科學技術水平。要加快發展現代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養業,尤其要提高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其次,充分挖掘農業的多功能性。要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把廣大農村變成青山綠水、環境宜人之地,把農田變成四季有景的城市後花園;挖掘農業的文化、教育、休閒等多種功能,發展農旅結合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將農業做成生產、生態、生活想結合的“三生”產業。

第三,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鄉村加工業和服務業。要依靠農村閒散勞動力,把農產品加工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手工藝產品;還要積極發展鄉村綠色加工產業、文化產業,以及鄉村服務等其他鄉村產業。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3、生產變生意

發展鄉村產業,不僅只是農業生產和鄉村其他產業的增產,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讓農村、農民增收;不僅只是各種生產產品做得好,更重要的還必須讓生產產品銷售出去,要賣得好。因此,發展鄉村產業,除了認真抓生產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做生意的經營思維,要將農業與鄉村產業當作生意來做。如何做好農業生意呢?

一是要有商業思維。就是農業生產要從市場出發、以用戶為中心,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並儘可能滿足用戶對農產品需求的預期,並努力做好經營與服務。

二是要有平臺思維。平臺思維就是生產、銷售、需求都能在平臺進行交易、互動。對於農業企業來說做平臺勝過做單個企業,把農業企業當做一個平臺來經營,從而實現財富、資源共享,打通農業全產業鏈,實現企業的價值。

三是要有品牌思維。品牌思維就是以誠信、信任、創新等三位一體的方式做農業生產,用品牌經營打造產品,並站在市場的角度思考經營之道。做農業品牌必須從本質上思考和規劃未來,只有精心策劃,合理調配,努力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4、產品變商品

將產品變商品比較好理解,主要就是要將鄉村特色農副產品、傳統手工藝品等進行品牌設計、包裝,轉化為市場商品、旅遊商品、文創禮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鄉村產品要樹立一品多賣的理念。即:特色農副產品、傳統手工藝品要實現賣生產、賣生態、賣知識、賣智慧,賣文化、最後才是賣產品。農業企業不僅僅只是賣產品,還要賣產品功能,賣生活的理念。

鄉村振興要樹立五大創新思維,如果做到了,你就成老闆了


5、村民變股民

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要按照“確權定股”的模式,將村級集體資產,以及財政投入到農村的各種發展類、扶持類的資金,都要量化成為村集體和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形成股權。

同時要鼓勵村民將個人的資源、資產、資金、技術等,入股到經營主體成為股東,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形成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真正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