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在大興安嶺,有一種做菜方法叫“後老婆油”。比如,做菜湯,有人會說,放點“後老婆油”就行。有人嫌乎做菜油水少,就說:“你咋那麼摳呢,放的‘後老婆’油吧?”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從字面上理解,“後老婆”就是續絃,因為後到一起的,難免藏個心眼。“後老婆油”說的是後老婆不實惠的對丈夫好,做菜的時候放的油水少。不先熗鍋放油,而是在出鍋的時候,淋上點油。這樣放的油少看起來卻不少,為啥?因為後放的油都飄在菜品上面,看起來菜上一層油,但一盛,油又飄到鍋邊去了,盛到你碗裡的基本沒油。這當然是一種調侃了。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在大興安嶺開發建設之初,很長時間,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生產一線工人吃的都是窩頭、菜湯,白麵細糧很少,食堂大師傅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業工人進入山林一天,極度勞累,伙食還跟不上,人們巴不得能看見點油星吃到點油水。但那時候上哪弄那麼多油去。沒招,大師傅只能節省著、掂對著做飯。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為了讓菜看起來油星挺大,他們把凍白菜或者大頭菜就凍切碎放入鍋裡,添水、放鹽,燉熟以後,將要出鍋時在一大鍋菜上面淋上點油。伐木工人回來一看,油水挺大,挺高興。但是大師傅盛菜的時候,把油一撇,盛上來的菜只能剩下屈指可數的油星星。這種放油做菜的方法被工人們戲稱是後老婆乾的事,“後老婆油”就傳開了。雖然“後老婆油”有點可惡,但即使這樣,當年林業工人也不是頓頓都能吃上的。困難大勁兒的時候,連“後老婆油”都沒有,有時候連鹹菜、大醬都吃不上,吃飯就鹽水也是常有的事。食堂伙食差,人們就難免對大師傅和伙食管理員有意見,認為好東西都讓他們偷吃或是轉移了。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這也難免,俗話說,幹啥吃啥。近水樓臺先得月,食堂大師傅或者伙食管理員還能餓著嗎?不但他們餓不著,家裡人也都能跟著填飽肚子。在那個年代,工隊裡最胖的往往就是大師傅和伙食管理員,就連幹部想多吃一點也得看他們臉色,憑他們的勺子賞賜。跟大師傅好的,盛菜的時候多撇點油水,或者有肉星的時候給你碗中埋塊肉,關係不好的,只能都是菜了。能多給盛點乾點就中。那個年代,給姑娘們介紹對象,一聽說是大師傅或者食堂管理員,好感都會多幾分,為啥?有“油水”啊!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正因為當年林區生活窘迫,1961年, 國家主席劉少奇來到林區,看到林區工人條件艱苦,特別是看到有的職工因為營養不良患上了浮腫病時,指出各個林業局要辦農場種菜,自給自足。並當即指示由國家供應林業工人和居民每人每月一斤黃豆。這一斤黃豆讓林業工人非常感動,他們把這黃豆叫做“營養豆”“救命豆”。這一措施一直延續到糧油市場放開,取消糧食本為止。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時至今日,林區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不論是小工隊還是普通居民,不再是怕油吃的少,而是怕油吃的多了。為了少放點油,在一些菜品裡也採取這種方式,比如做土豆湯等湯類,出鍋時,放上一兩羹匙的“後老婆油”也挺好吃的。

什麼是“後老婆油”?不是大興安嶺人可能真的不懂!

這種“後老婆油”的做菜方式你用過嗎?不妨一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