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支付寶“瓜分九億紅包”,背後的運營套路。

支付寶“瓜分九億紅包”,背後的運營套路。

3月初,支付寶推出了一個“瓜分9億”的活動,活動搞得轟轟烈烈,組團拉戰隊,直到三月底活動結束,所有完成任務的人,都能瓜分九億紅包。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支付寶打著九億的噱頭,又吸引了一大票手機移動支付用戶轉戰支付寶。

1

利用節日氣氛

年前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更可謂是“驚天動地”。

全國上下,男女老幼,每天都有拿著手機掃著門上、牆上、紙上的“福”字,這又寫又掃的熱情貫穿了年前的一整個臘月。

一個月的時間,為了能一直保持人們近乎“癲狂”的熱情,支付寶活動多多,花樣百出,甚至搞出“花花卡”、錦鯉活動來吸引人們的目光,讓人們能心甘情願地在其上投資自己的熱情與時間。

大年夜,開紅包。

果不其然,人人都收到了馬雲的新年紅包,幾乎也都在二元到五元不等。

但是這廉價的兩元紅包可能是參與活動的人用一個月的熱情以及大把的時間兌換來的,打開紅包的那刻,相信有些人情緒可能是不滿甚至生氣。

但聰明的支付寶卻把兌獎時間放在了一年中最喜慶的夜晚——大年夜,不滿的情緒瞬間被沖刷乾淨。

而這回,支付寶再次機智的把日期放在了一年中最可以開玩笑的一天——愚人節

最近這兩年,支付寶火力全開,推出的紅包活動也是越來越多,春節集五福、AR實景紅包等都已經成為習慣了。

此外,為了讓更多的用戶使用花唄功能,支付寶一次又一次豪擲鉅款。

或許正是因為支付寶的紅包活動太給力,才吸引無數網友加入到支付寶的陣營中。

對於支付寶的這次活動,出於工作習慣我一般會思考它背後的運營方式,先看它的規則:

  • 最多19人組團

  • 最少需要19天到店

  • 每天最低消費2元

  • 最高翻倍20倍

我認為:

1、邀請好友組團,這個梗玩得都有點爛了

2、瓜分9億紅包,總金額誘人

3、每天僅需到店付款2元,3月付款最低19天,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說,這門檻也一點都不高

根據以上提到的這幾個數據,我們可以肯定是基於目前支付寶日活躍用戶、入駐商家、日流水等,才最終設置出來了這些規則。

但是,有很多人說,這是支付寶為了打動線上+線下付款、想增加社交屬性、想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

我認為,不管從什麼角度支付寶絕對不會讓自己虧的,最多隻是少賺了一點而已。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2

培養忠實用戶

1、培養忠實種子用戶並轉化

支付寶是聰明的,它捨得拿出十多億並分成上億個紅包,發給了它忠實的用戶們,要知道參與這次活動的用戶近4.5億人。

那麼,支付寶是如何判斷拿到紅包的人一定是它的忠實用戶呢?

首先,它選擇將活動的時間線拉長至一個月,能持續一個月都在參與活動的用戶可謂之為“忠實”。

其次,由於支付寶的活動有利可圖,所以你會召集身邊的小夥伴來參加,然後你的小夥伴又會邀請其它小夥伴參加,以此類推。

然後,大量的用戶都會進入並支付寶,這樣難免就會有用戶願意接受裡面的廣告等,從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消費或者使用支付寶的現金流就超過了9億。

最後,支付寶拿出9億來分給大家,看似大家受益,其實是你花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而且還貢獻了不止9億的一部分。

2、獲客成本

為了能在這麼長時間的活動期內,始終使用戶捨得在它身上投資自己的熱情,支付寶絞盡腦汁想出各色各樣的活動來吸引用戶。

或許會有人覺得,支付寶拿出的十多億金額巨大,足以體現支付寶的誠心了。

但是,對於一個移動支付的大鱷來說,能在消費需求最旺盛的一整個臘月的時間裡,持續性地獲得幾億用戶的關注,其背後的巨大利潤豈是這近乎於打發性質的一人兩元人民幣所能比擬的?

3、實際利潤

日前,根據易觀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支付寶以53.78%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第一位,並且與前三季度相比,支付寶的份額還擴大了8個基點。

4、邏輯思維-潛移默化養成用戶習慣

支付寶不只是螞蟻金融旗下的一款產品,作為打通阿里巴巴整個業務生態的核心功能業務平臺,它承載了阿里系太多的期望。

但也正是因為期望太高,用力太猛,效果卻不明顯。

3

培養用戶習慣

在線下支付領域,無論起步時間還是力量投入,支付寶都遠超微信。那為什麼微信支付在市場上快速崛起呢?

事實上,在線上,微信支付一直都沒有取得突破,純支付流量沒有,運營流量更無從談起。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在線下,微信做的事很簡單,那就是純支付。

所以,微信支付目前線下的成功,主要是市場和客戶推動的,而並不是微信支付的推廣有多牛。

但它為什麼依然能做出現在的成績?

答案很簡單,就是用戶習慣”

用戶習慣,就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就是讓用戶不假思索的使用產品。從運營層面來看,就是讓用戶對活動形成習慣和期望。

目前是用量規模、使用頻率最高的APP,可以說幾乎人手一個,天然的,大家打開手機就是在聊微信、刷朋友圈,買家付款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優先選擇微信。

尤其在縣鄉級市場,很多人的手機上,都裝了微信,卻沒有支付寶,所以移動支付只有微信一種選擇。

所以,微信支付線下的成功並不是源自於推廣,而是市場本身的選擇。更不用說在用戶習慣方面處於弱勢的三大運營商了。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無論是從牌照資質、用戶體量來看,還是支付產品、品牌背書來看,電信運營商似乎並不遜色於甚至優於目前主導移動支付市場的互聯網企業。

但運營商的體制問題、場景的缺乏、用戶習慣的培養正在考驗著它們。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用戶習慣的培養,其實也是用戶運營的一個方面。

在用戶習慣的養成上,少不了運營人員的幫助,只有在運營人員的幫助下,用戶才能適應運營節奏。

那麼,運營人員在培養用戶習慣上,應該怎麼做呢?

1、提高運營計劃週期

將運營計劃從一天、幾天,提高到一個月、一年的週期。

常見的活動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策劃的,為了提升一個指標,在短期內,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到三天的時間內做活動。

2、利用好關鍵節點,做長期策略設計

3、和產品人員、開發人員做好溝通

對關鍵節點,如元旦、一套活動系統可以被用到多個場景之中,支撐起多種活動,就可以被拿來複用,而且原有的活動模式已經驗證成功,通過系統複用,不僅可以保證活動快速上線,也能夠培養用戶習慣。

4、關注競品,看看最近有什麼大動作

在做用戶習慣培養時,還需要時刻觀察競品,為差異化運營做準備。新年、勞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進行長期的運營策略設計。

培養用戶習慣首要的做法是贏得用戶,將自己與競品間的運營差異化,能夠贏得目標用戶,為培養用戶習慣做準備。

用戶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見效的,需要多去實踐,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方法,用戶習慣培養好了,在下一個節點來臨之前,用戶就懂得回來瞅瞅是不是又有活動可以參加啦。

但最終不得不強調的是支付寶的運營核心競爭力:功能替代。

除了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活動,還有各種體系的打通和關聯,誰又能想到,滴滴可以深入到餓了麼。

之前不是都說美團的本地生活服務和美團打車聯動起來,這不光是解決用戶需求,還創造了用戶需求。

其實,支付寶也是這樣的,一環接著一環,環環相扣,總有你入坑的時候。

最後,我想說的是,即使大部分人最終拿到的想象中的“大紅包”,“花花卡”最終沒有花落部分用戶手上,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用戶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已經變成了:喝杯溫水,順便打開支付寶。

你對支付寶紅包活動怎麼看?

在留言區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即日起,把自己的運營類原創文章,投稿給運營公舉小磊磊。一經採用發佈,支付千字百元稿費。閱讀越高,稿費越高,上不封頂。

點擊《投稿》瞭解詳情,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支付宝“瓜分九亿红包”,背后的运营套路。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新媒體運營群」學習知識,領取千元豪華新媒體禮包!最後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