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澳瑞克:在VR裡扮演愛因斯坦會讓你更接近愛因斯坦

澳瑞克:在VR裡扮演愛因斯坦會讓你更接近愛因斯坦

公有領域圖片/維基百科

我們中沒有多少人會覺得自己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即使我們不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也不妨礙我們在腦子裡將自己腦補成偉大的科學家。

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做了,可能會發生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西班牙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人們在虛擬現實(VR)實驗中扮演愛因斯坦的時候,它實際上也改變了他們的思維方式——一些參與者甚至提高了他們在認知測試中的分數。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創造出虛擬身體的幻覺來代替你真實的身體,這被稱為虛擬化身。”巴塞羅那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Mel Slater說。

“在沉浸式虛擬環境中,參與者可以從鏡子之類的環境中得到新身體信息的認知反饋,並且它與他們的動作完全匹配,這有助於創造屬於他們即虛擬身體的幻覺。”

Slater的新研究顯示,這種錯覺確實很強大,儘管也有其侷限性。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招募了3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都穿著身體追蹤服和VR頭戴式眼罩耳機,以獲得持續約半小時的虛擬體驗。

在VR體驗中,一半的參與者化身成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而另一半則作為控制組,在化身成某個不知名的男性體驗虛擬環境。

在他們的虛擬旅行之前,參與者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對老人的隱性偏見的測試,還有衡量自尊以及認知功能的測試。

“我們想知道虛擬化身是否會影響認知,”Slater說,“如果我們給某人一具他人的身體,而身體的原主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智者,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那他們在認知任務上的表現會比扮演普通人時更好嗎?”

這似乎是想驗證一個奇葩的假設,但出乎意料的是,結果表明——至少對某部分認知而言,確實如此。

在自我測試中表現出低自尊的參與者,如果在VR實驗中化身愛因斯坦,那麼此後的第二輪認知測試中個人成績會有所提高。

很難確定其中的道理,但研究人員推測,他們自身以可視化的方式沉浸到的標誌性物理學家——智力和科學成就的傳奇人物——的身份之中,這導致他們的測試結果出現了積極化的波動。

“由於愛因斯坦一般被認為是一位社會認可和高度接受的人格形象,這就導致低自尊者的自尊心程度得到提升,然後反映到了的認知表現上。”他們在論文中寫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尊心程度較低的人可能會從扮演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因為VR角色“好於”本人的話,人們就開始享受這一過程,更加積極的認同虛擬角色且投入更多的感情。

同樣值得指出的是,扮演愛因斯坦的人群在實驗後的偏見測試中也會減少對老年人的隱性偏見——而控制組中前後沒有差異。

研究人員承認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在更廣泛的男性和女性群體中觀察這些有趣的發現是否可被複制,但如果可以的話,它可能會成為未來研究的新發展方向。

“這種技術幫助提升自尊心程度較低的人在認知任務中的表現,”Slater說,“它可被用到教育之中。”

研究結果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