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雲書領讀 | 讀文學 |《芬蘭人的噩夢》[芬]卡羅利娜·科爾霍寧


春節剛過,別說上班了,連讀書都提不起什麼興致。整個人的大腦似乎停止在家宴中、春晚中和鞭炮聲中了。所以今天來推薦一本好讀的書。《芬蘭人的噩夢》是我讀過的最短的書了。薄薄的一小本,五分鐘就看完了。尤其對於剛剛經歷過春節串親戚的我們,幾乎每一頁都會讓人會心一笑,心生羨慕。

這是芬蘭設計師科羅利娜·科爾霍寧在她Facebook上連載的超人氣幽默漫畫。由於受到廣泛的歡迎,所以將其集結成冊,描述了一個典型的芬蘭人,社交恐懼症患者一般的日常生活。一個芬蘭人嚮往的“白日夢”世界——安靜,一輛空無一人的公共巴士,一部只有自己的電梯,一種不需要打擾別人,也不會被別人打擾的生活。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恐”?

比如這些:

還剩最後一塊蛋糕時: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在甜品店裡: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對於芬蘭人來說這些事情非常可怕: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坐公交車時也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聊天時: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受到表揚時: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以及排隊時: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其實排隊這個梗,早在這之前,大家就經常用這個來嘲笑芬蘭人了。梁文道曾經說,“它並不是一個刻板印象,比如以前的工作讓我滿世界飛,每次回國的時候,在機場都不用到處找,排隊最稀疏的那個櫃檯一定是飛赫爾辛基的。”

“芬蘭的公共交通,不管是火車、地鐵還是公車,都沒有檢票口這一說,除了自動售票機,你還可以下載一個公共交通系統的APP,在手機上買一張票。心裡默默知道有票就好了,完全不用和陌生人交換眼神。”

現在有一個詞語叫做“精芬”(Spiritually Finnish),泛指像芬蘭人一樣不愛社交,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一類人。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在圓桌派《吸貓》那一集裡,梁文道老師提到: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幾乎就像是人跟貓的關係。“它跟你作伴,但是又不干擾你,你又要尊重它的空間,尊重它的獨立性,不要過分騷擾它,大家的界限還是存在的。”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這不就是上面展現的典型的芬蘭人相處方式嗎?

我看過一個統計,自2000年開始,經濟合作組織每3年舉辦一次15歲學生能力評估測驗“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ISA),芬蘭青少年連續兩屆在閱讀與科學兩項評比中稱霸。

芬蘭的小學規模小、設備全,每個學校只有幾百名學生每班最多不會超過30人。學校基本沒有像中國一樣的集體統一教學,每個學生自己去圖書館閱讀書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研究課題。老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開展課題,類似於我們的研究生制。

這種教育方法也從側面反映了芬蘭人“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特性,而這種特性,最大化地保存了每個孩子的特性。

其實即使中國曾經是一個“關係社會”或者說是“親情社會”,但現在年輕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非常推崇。每個年輕人的春節,幾乎都經歷過催婚催生吧。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干涉你的終生大事。許多人都曾在複雜的人情世故中,吃虧、難過甚至被傷害。不少媒體甚至將“應對催婚”和“智鬥熊孩子”稱為年輕人要度過的“春劫”。

就連我這種自以為已經踏入了安全區的,有工作了、結婚了、連孩子都生好了,總不會被催了吧?錯錯錯,還是會被催生二胎呀。那時我就想,芬蘭人大概總不會遇到這些吧?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中國傳統社會中,有些“無界限感”也並不像媒體渲染的那般可怕。

我爸媽春節前提前帶賀小米回青島。

開門後發現廚房堆滿了各種食材:舅舅家放的六棵大白菜、十斤我表弟媳婦孃家自種的芹菜、去村裡殺的一隻大鵝,姨媽家放了十斤黑豬肉、掛麵和米麵油,聽說賀米咳嗽還買了十斤梨。以及各種田螺親戚們怕他們回家後沒得吃,前一天陸陸續續送過去的食材。

我表妹的老公知道賀米咳嗽,甚至還特意請了半天假帶他去醫院,並且去餐廳幫我爸媽打包了晚飯。

是的,他們每個人都有我家的鑰匙。

大家彷彿在他們回家的前幾天就忙碌起來了,送菜的、接站的、給房間通風的。忙活得熱火朝天,但又悄無聲息。這種不約而同的樸素方式,所有的蔬菜、拖過的地、接站時的等待都好像在歡呼:歡迎回家呀!

我媽每年大概回去住四五次,幾乎每次都是如此。

這樣“沒有界限感”,一點也不“精芬”的親戚們,非常讓人喜歡了。

所以無論是傳統的芬蘭人相處方式,還是傳統的中國人相處方式,並沒有哪一個就是完美的或者是絕對正確的吧。最重要的,是真誠呀。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雲書領讀 | 讀文學 |《芬蘭人的噩夢》[芬]卡羅利娜·科爾霍寧

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就像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芬蘭人的噩夢》



本文首發於 微信公眾號 【雲卷讀書雲舒行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

你真的應該讀點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