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今天我們來聊聊八卦,一本正經的那種。

提到“八卦”一詞,大部分人總會聯想到花邊、爆料或是有趣的新聞、話題等,獵奇裡帶著輕鬆,輕鬆裡又帶著皮。但在古代,它可是一個嚴肅跟神秘的詞兒。

籠統說來,太極八卦,出自於中國古代道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 —《周易》。而一部《易經》,給後人留下太多智慧太多謎。歷代研究者眾矣。

文王姬昌遭商紂囚禁,蹲牢裡沒事幹,就演起《易》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從八卦發展成六十四卦。孔子讀《易》,刻苦得很,曾經“韋編三絕”。而且將《易》加以整理,作為教科書,傳授給弟子們,功不可沒。當然,道家更是以太極八卦為圖騰,作為標誌物頂禮膜拜,搞得愈發神幻玄奇。。

既然八卦本身有這說不盡的料,那麼紋在瓷器上,又會平生哪些新八卦呢?

紋以載道 瓷器“八卦” 之由

依據先秦學說理論,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這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

既然世間萬物都可用八卦來解,作為古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物品的瓷器,當然也免不了被“八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明清瓷器上的八卦,到底“八卦”了些什麼?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明晚期太極八卦紋方盤殘片

話說在明清時期的瓷器紋樣中,“紋以載道”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現象。晚明出現的一種以太極、陰陽、八卦為主體的紋樣,如上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的出現,是要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表達中國傳統文化認同的一種宇宙觀。

而太極、陰陽與八卦,作為瓷器紋樣,命運是不一樣的。在晚明以前的瓷器紋樣中,太極、陰陽圖較少出現,而八卦圖至少宋代時已經非常流行。如龍泉窯的香爐上,就常見八卦紋樣。宋元瓷器上使用八卦紋樣,更多的是看重它變化莫測的神秘性。到明晚期出現太極、陰陽與八卦組合在一起的紋樣,所要表達的意思則比此前的八卦圖複雜得多了。

從上圖所繪的太極八卦圖來看,它中間的圓圈代表的是太極;圓圈中幾段黑白相對的半圓圈代表的是陰陽,陰陽一靜一動,化生世界萬物;太極圓圈之外是一圈八卦,象徵的是萬物,因宋明理學家常用八卦進行萬物分類,講解其變化規律。這樣,抽象的宇宙生成原理,就在這幅圖中概括地表述了出來。

如果說”紋以載道“是各朝代瓷器肩負的使命,而到了明清,隨著西方舶來文化的入侵,它又要扮演起更多的角色了。下面,我們來看一場東西方宗教文化衝突下的瓷器八卦紋飾之變 。

明代瓷器上的八卦還和天主教有關?

晚明的瓷器上,西方天主教文化傳入,表現在瓷器上,則是出現理論性極強的“太極八卦”紋樣。說,萬曆十年(1582),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利瑪竇率先來到中國傳教,在中國掀起了一輪傳播天主教文化的浪潮。在羅明堅、利瑪竇之前,已有許多西方商人於正德、嘉靖年間來華從事貿易,他們信仰的宗教也是天主教。所以,在東南沿海地區,從明中期開始就有了西方天主教文化與東方中華文化的相遇,摩擦甚至衝突。

羅明堅在萬曆甲申年(1584)編過一本《天主聖教實錄》,這是西方傳教士用中文介紹天主教的第一本書。書中冒失地說:“自五千五百五十餘年以前之時,別無他物,只有一天主。欲製作天地人物,施之恩德。故於六日之間,俱各完成。第一日,先作一重絕頂高天,及其眾多天神……第六日,作百般走獸,及人祖以生育乎人民。”這樣的說法,中國人顯然不會盲目接受,對傳教不利。

後來利瑪竇接受教訓,在中國長期傳教中,只談上帝創造世界和人類,對天主何時創世的問題採取避而不談之策。傳教士要宣揚上帝創世說,與儒家太極圖說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因此,利瑪竇在他寫的中文著作《天主實義》一書中,就係統地批駁了一通太極圖說之謬。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明晚期漳州窯太極八卦紋盤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漳州窯太極八卦紋盤局部

中西文化的衝突,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反映到瓷器紋樣中來。這樣的紋樣最先出現的地方,專家推測是在中西文化交匯的外銷瓷器上。

如上圖,是為明代福建漳州窯生產的外銷瓷盤,上面的紋樣主體正是太極八卦圖,要表達的思想是中國傳統宇宙觀。它們的出現,顯然是有針對性的。

觀其局部,中央繪一個太極陰陽圖,周圍是一圈八卦,在太極八卦之外,此盤還畫了山水、人物、星辰、雜寶等等,表示宇宙萬物之意更加明確。

漳州窯之所以會率先出現“太極八卦”紋樣,與漳州窯的特殊地位有很大關係。據《明清時期漳州窯》所說:漳州府城東南五十里有一個“月港”,那裡自明代景泰年間興起海外走私貿易,後轉為明朝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繁榮昌盛近200年,是我國明代東南沿海的外貿中心。漳州窯則是圍繞月港外貿出口而興起的一個瓷器窯口。據史料記載和考古調查,漳州窯外銷瓷的鼎盛時期是在明萬曆年間。這樣,我們就容易理解漳州窯出現“太極八卦”紋樣的原因了:漳州是明代中西文化衝突的最前沿地區。

從天主教中國傳教史,我們也可以看到晚明福建一帶中西文化衝突的尖銳。1613年,意大利著名傳教士艾儒略來到福建傳教。天啟年間,艾儒略曾與退休還鄉的萬曆名相葉向高長談兩日,討論天主教教義。事後,艾儒略將討論內容整理成《三山論學》一書,成為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重要教材。

討論中,葉向高曾提到中國的太極理論說:“太極者,其分天地之主也。”艾儒略回應道:“太極之說,總不外‘理’、‘氣’兩字,未嘗言其有靈明知覺也。既無靈明知覺,則何以主宰萬化?……”艾儒略以超強的邏輯性說法,對中國傳統觀念造成有力衝擊。所以,艾儒略在福建生活了25年,贏得了“西來孔子”的美譽。

福建傳教的成功,使艾儒略的膽子大起來了。他於1628年著《萬物真原》,又開始說天主創世的時間問題:“造物主之《聖經》詳載天地之初年、人類之元祖,又詳記自有天地以來,世世之事,代代相傳……”這樣的“歪理邪說”,自然不能為中國的儒家衛道士們所容忍。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崇禎年間,艾儒略到漳州傳教,遭到當地一位儒生“黃貞”的激烈反對。黃貞在其《請顏壯其先生闢天主教書》中,說到他對天主教最初的認識過程:“邇來有天主教中人利瑪竇會友,艾姓儒略名,到吾漳,而鈍漢逐隊皈依,深可痛惜。更有聰明者素稱人傑,乃深惑其說,堅為護衛,煽動風土,更為大患……”顏壯其是黃貞的老師,時在北京,黃貞寫信是請老師出馬批駁天主教的種種邪說。

由上述情況可知,晚明福建漳州一帶,傳教與反傳教的鬥爭是相當激烈的,而包括人類在內的宇宙萬物是怎麼來的?成了中西兩種文化交鋒的焦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瓷器紋樣中出現太極八卦圖,努力彰顯中國文化,也就不奇怪了。

清代瓷器上的八卦有哪些變化?

進入清代之後,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與中國文人、士大夫階層在文化上的衝突越來越尖銳。瓷器紋樣中的太極八卦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作,也壯大成一個重要類別,存在很長時間。

來看看下面這件康熙時期一種小號瓷碗上常見的紋樣吧。它們是對晚明“太極八卦”紋樣的改進型。後一種中央是太極陰陽圖;太極圈外有短小的放射線,表示圈內的陰陽變化,八方流佈;再外圍的圓點代表的是星辰,浪花代表的是大海,兩者象徵天地之間的遼闊;最後是八卦紋環繞,代表宇宙萬物。這種圖案,在表達宇宙理論上,顯然更加形象、更加明確了。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清康熙太極八卦紋小碗

康熙之後,瓷器上畫太極陰陽和八卦紋樣的還有很多。有的中間畫太極陰陽圖,外圍畫了動物、山水,代表宇宙萬物,再在外圍畫八卦紋樣。

可以說,太極八卦紋樣在明末清初有著鮮明的對抗西方天主教“創世說”的使命。當時中國的反教勢力把天主教稱作“邪教”,把對天主教的批判稱作“破邪”、“辟邪”。反教代表人物徐昌治著《破邪集》、鍾始聲著《辟邪集》,楊光先著《不得已》等,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反對天主教“歪理邪說”的浪潮,瓷器紋樣中的太極八卦圖成為配合這場反教運動的產物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 故宮藏

鴉片戰爭之後,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趨於合法化,瓷器紋樣中的太極八卦圖漸漸地不再具有反教的意義。但太極八卦圖“辟邪”的名聲仍在,民間仍一直認為太極八卦具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清中晚期直到民國,在一些供器盤碗上、小藥瓶上等,太極八卦圖仍在大量使用。此時要闢的邪,顯然與天主教、基督教已經越來越沒有什麼關係了,而是轉向它的另一面,表示美好祝願。

綜上總結說,

我們陶醉在一件器物裡,猜它紋飾上的變幻莫測,形態萬千,體味它描摹的王朝更迭,波詭雲譎,何嘗不是庸常人生裡最有段位的“八卦”呢?趁此再安利如下這件嘉德香港秋拍的焦點拍品吧,大家來看看,如此集太極八卦紋飾與爐火純青技法,以及美國知名大藏家加持的雍正品位,又會拍出何等高價呢?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清雍正 仿哥釉八卦紋雙螭耳抱月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49釐米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還有小播報:香港秋拍在即,無法身至現場的親們,“掌上易拍”助您隨時隨地與現場同步競價參拍噢。如需委託代拍,我們的拍賣管家團隊,也將駐紮一線,滿足您的代拍需求,請隨時call → 400-111-8258


明清瓷器紋飾上的“八卦”有哪些講究?︱嘉德香港秋拍焦點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