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楚南民風丨竭力守護著一方明清時期的老宅

楚南民風丨竭力守護著一方明清時期的老宅

楚南民風丨竭力守護著一方明清時期的老宅

在鄂贛邊境的洪港鎮西南方,有一個古樸清秀、近乎世外桃源的江源村,一座座古民居錯落有致,青磚黛瓦,飛簷翹角,古色古香。源出九宮山麓的江源河,宛如一條靈動的玉帶,在群峰竣嶺間迴環飄繞,鑲串起一個個明珠般的古村落。河水清澈明亮,一小群一小群的錦鱗魚遊蕩嬉戲於清波之中,讓這一方山水增添了許多靈性。

然而,這兒的古民居的保存,還有對這一片靈性的山水保護,都和村裡一個年輕人王定釗緊緊聯繫在一起。 34歲的王定釗出生在江源村一座名為王氏老屋的老宅內,從小對老宅懷有很深的感情。老屋佔地1350平方米,由正屋和橫屋組成,內有天井17個,廳房50餘間,或為抬梁構架,或為穿鬥木構。兩門樓上分別楷書“槐軒”“業振瑯玡”幾個大字,典岀王氏家族的淵源,折射出昔日王氏大族的顯赫。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王氏老屋外牆

王定釗因家境貧寒,15歲初中輟學外出打工,幾經商海沉浮,不到25歲時就積累了百萬財富。土生土長的王定釗自小就有家鄉情結,尤其對家鄉的傳統文化情有獨鍾,身在異鄉為異客,內心深處那種濃濃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催生了他挖掘江源村史的念頭。

他從孔夫子舊書網淘來《興國州志》、《陽新縣誌》、《通山縣誌》、《武寧縣誌》等周邊縣城縣誌共幾十本地方誌和資料書,不眠不休地苦讀,在1987年出版的《陽新縣人民革命史》第225頁找到一則內容:“1938年10月17日,陽新縣城淪陷,政府被迫遷入燕廈江源村,王氏老屋就是政府辦公區。”隨後又進一步瞭解到,土地革命時期,江源村屬龍燕蘇區,王氏老屋對面的老宗屋還是當時子英鄉蘇維埃政府辦公場所,曾經於1991年6月13日被通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通山縣文物保護單位,但一直未掛牌,故兒多數人不知曉。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王氏老屋

側牆 天井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沒想到我自小居住的老屋還有這一段經歷!”這一意外發現王定釗萌生了一定要把家鄉古民居保護下來的想法。隨後,他又搬來發黃的老宗譜,底朝天、天朝底翻閱了無數遍,熟悉了王氏家族文化和當地人文。其中老宗屋,始建於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歷經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成為王氏家族繁衍生息的中心。該屋整體約3000餘平方米,天井12個,廳房60餘間,前有寬敞跑馬場,後有精緻小花園,整座建築質樸雅緻,四面合圍緊湊,若渾然天成,不失為一個旺族安居福地。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老宗屋

宗譜裡還告訴他,王氏老屋,雅名迪德堂,第一代主人為族人、著名鄉紳王迪光、王迪吉兄弟二人。清咸豐年間,王迪吉中舉後,放棄仕途,與兄王迪光建經館,安於家鄉傳道授業解惑,對族中貧困好學子弟則加以勉勵,免費入塾讀書。兄弟倆窮一生心力,育弟子數百餘人,其中考取功名者就有30餘人。王迪吉傳下一幅富含人生哲理、韻味十足的對聯“天下奇觀看盡不如書卷好;世間滋味嘗來無過菜根香”,兄弟二人德才兼備,睦鄰鄉里,鄉人遂敬稱其居所為“迪德堂”。

家鄉凝重渾厚的人文更堅定了王定釗保護家鄉文化古遺產、捍衛傳統文化的情懷,於是一場“保舊固本”與“拆舊建新”大戰在江源村拉開了序幕。整整十年,場面沒有硝煙,但激烈而精彩。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自改革開放後,掀開的經濟大潮,讓村裡年輕人開始不安分了,紛紛走出了江源村這方世外桃園,打工掙錢,養家餬口。然而,當手頭稍有積蓄時,鄉里人第一念想就是建房,拆舊建新,從2005年起,村裡掀起大勢建房熱潮,一座座老宅被村民們輕易拆掉,一棟棟磚混新房從老宅廢墟上“噌噌”竄起。王定釗看在眼裡,心急如焚,再這樣下去,老祖宗留下的歷史遺蹟就要被拆光了。此時的王定釗,放下江西南昌經營得正火熱的生意,三番兩次往返江源老家,把所有的精力一門心思放在保護古民居,苦苦勸說鄉親人,可是沒起到絲毫作用。

急中生智,王定釗想到了網絡的力量。王定釗沒日沒夜拼命寫帖子,發帖子,發帖需要照片,又特意買來專業照相機,學習拍照技術,讓照片效果更好。王定釗一頭扎進了保護古民居的事業中,有時待在妻子身邊,打理著生意,滿腦子情不自禁想著古民居,苦苦思索著保護古民居的策略。他以“清代進士府第亟須保護”為題,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寫信,得到批示。一篇《清代進士府第亟待保護》的文章在網絡上廣為傳播,《湖北內參》亦作了轉載。他多方聯繫驢友、攝影愛好者前來考察宣傳,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省文物局負責人及專家一行多人專程下江源村,一番真憑實據深入考察後,一行官員專家震撼不已,亦欣喜不已:“江源村竟完整保存下來了多座明代古民居,真是沒想到,不虛此行!”隨後,在省文物部門關照下,江源村逐級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此時,在王定釗親力盡為感召下,村裡許多有識之士也逐步意識到了古民居的重要性,一個個彙集到王定釗旗下,結成了一個“少壯派聯盟”。村人王龍祥原打算動工拆掉老宅(純寡婦屋)做新屋,王定釗數次勸說後,一片赤誠之心最終打動了他,徹底打消了拆老房的念想,自籌資金把本打算拆的老宅修茸一新,以此明志。志同道合“少壯派聯盟”中,還有王定欽、王德厚、王能訓、王光華等,就連縣政協副主席王賢旨,也成為村裡保護古民居中堅力量。2014年4月,江源村王氏族長要把老宗屋主體部分拆掉,然後建成新祖祠。王定釗連夜聯繫“少壯派聯盟”成員,一起做老族長工作,保全老屋。最終“少壯派”戰勝了“舊勢力”,老宗屋得以保存。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純寡婦屋

苦心人天不負。兩個月後,也就是2014年6月22日,王氏老屋被省政府列為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通知時,王定釗開始不相信是真的,趕緊來到電腦前點開了湖北省政府網,看到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中,“江源村王氏老屋”赫然入列。十年堅守,功成一旦,王定釗不由喜極而泣,四處奔走相告,這一刻或許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趁熱打鐵!年輕有為的王定釗隨即於2015年8月30日發起成立了江源古民居保護管理理事會,訂規建章立制籌款,把保護古民居行為以制度規範起來,招招落在實處。十年抗爭,花去了王定釗太多的精力,以致他經常顧不上生意,生意連年下滑,甚至因過於勞累導致脫水,差點丟命。不過,看到古民居得以保全並修繕,王定釗由衷高興:“我還年輕,錢以後可以掙,如果古民居倒了,就再也沒有了!”王定釗下一步打算信心十足,繼續申報江源村的國保級別,美化村莊村民生活環境,逐步做好每一座古宅的維護修復工作,大力開發村級旅遊產業,還可將老屋利用為村級辦公和黨員活動場所,以及村民圖書閱覽室和開展其他活動及療養的場所。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村莊的鵝卵石路

勤勉於事業的人永不止步。任重道遠,王定釗下一步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他腳下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他說:“江源古民居的有效保護,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好福利,我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我相信在群眾的積極參與下,在各級政府和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在村兩委的把關支持下,江源古民居的保護,江源的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楚南民风丨竭力守护着一方明清时期的老宅

約/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或聯繫微信號13476930293,採用即付稿酬;

商務合作聯繫電話:13476930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