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旅行者一號如何與地球保持通訊?通訊一次需要17個小時

宇宙浩瀚巨大,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地球只不過塵埃一樣的存在。當人類進入太空後,看到宇宙的廣闊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還有其它地外智慧生命的存在?是否存在著遠遠超過地球的外星文明?

為了尋找探索地外生命,人類在41年前發射了有史以來第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旅行者一號攜帶了人類文明的信息,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地外生命,如果有地外文明捕獲到它,可以很輕鬆地看到這些人類文明的相關信息,包括聲音,圖像以及地球的座標等。

旅行者一號從1977年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1年,期間,它給地球發回了很多途徑的一些行星及太陽系的情況,它到方過木星和土星,。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截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里的距離。

旅行者一號如何與地球保持通訊?通訊一次需要17個小時

可能很多人會問,旅行者一號離地球已經有213億公里了,如此遠的距離我們是如何保持和它的通訊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復雜,旅行者一號與地球的聯繫是通過無線電,它的天線對準地球的方向,可以通過特定頻率的電磁波與地球通信。

電磁波還是人類目前太空通訊的主要方式,而且電磁波在宇宙中的傳輸也會隨著距離的增加不斷減弱,旅行者一號探照它目前距離地球的距離,每一次通訊,無線電信號都要經過17個小時才能傳回地球,而且信號強度也會減弱很多,我們想要接收到這些信號,需要足夠強大的接收天線才行,而且傳輸速度也非常慢,一張照片可能都要幾十分鐘才能傳輸成功。

旅行者一號畢竟是40年前的技術製造的,因此它的很多技術和功能已經落後很多,最初科學家並沒有想到旅行者一號可以存活到現在,但它創造了奇蹟。人類在旅行者一號發射幾年後就一直沒有跟它聯繫它,旅行者一號也按照設定的目標前進,信號陷入了沉睡,直到2017年11月28日,NASA的科學家再次成功喚醒了沉睡37年的旅行者一號,修改了軌道。

這也是人類最後一次跟旅行者一號聯繫,旅行者一號也將這幾十年路程當中拍攝的一些圖形傳輸回地球,用時達20個小時,這可能也是人類最後一次跟旅行者一號的聯繫,之後它將再陷入沉睡。可能永遠都無法再次醒來。

旅行者一號如何與地球保持通訊?通訊一次需要17個小時

經過41年的才行,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太陽系的邊緣,它依靠慣性勻速朝一個方向飛行,直到電能徹底耗光,然後還會繼續依靠靠著慣性飛向下一個恆星系,它還能繼續飛行多元,最終會到達那裡,科學家也不知道。

旅行者一號40多年的宇宙航行,飛行了200多億公里的距離,一直沒有發現地外生命,也沒有遇到地外文明,這也從側面說明太陽系內除了地球,可能不存在其他的地外生命或地外文明,想要尋找到地外生命,只有飛出太陽系,到太陽系外去尋找才行。

對於旅行者一號,自從霍金不止一次警告人類不要試圖和外星人聯繫,不少人也擔憂它會不會暴露地球的位置,要知道,旅行者一號上面可是有著人類大量的文明信息,尤其是地球的位置和座標,只要被外星文明發現,地球的位置也就徹底暴露了,這對於人類是福是禍也就不好說了。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宇宙的認識也越來越多,不少科學家也開始擔憂外星人的入侵,因此對於旅行者一號,不少人認為應該在它還沒有被地外文明發現之前收回,但是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想追上旅行者一號是不可能的,只有等未來人類的太空科技再進一步,當我們的可控核聚變成功後,研發出核聚變引擎,飛船可以進行亞光速飛行的時候,就可以追上旅行者一號將其回收,避免地球位置暴露的風險。

旅行者一號如何與地球保持通訊?通訊一次需要17個小時

不過,現在我們的無信電通訊是無法滿足太空探索的,距離太遠有延遲,信號也會減弱,未來太空探索的通訊會採用量子通訊,它是更先進的通訊方式,即使幾光年遠也可以做到即時通訊,這樣人類的探測器即使遠在太陽系邊緣,我們也可以進行實時的通信和控制,而且傳輸圖片的速度也會非常快,不會像旅行者一號傳輸一張照片需要幾十分鐘,那個時候可能只需要幾秒。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我們應該收回旅行者一號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