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聯想為什麼容易“招黑”?風波過後,它得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

聯想又有事了,這次比較特別,捲入的是“賣國”輿論風波。有人在網上指責聯想投票給高通這樣的美國企業,使得華為相關技術失去成為5G標準的機會。隨後,出現了針對聯想的大規模言論攻擊,“賣國賊”、“叛徒”、“買辦”、“精美”等聲音充斥網絡。

聯想為什麼容易“招黑”?風波過後,它得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

巨大的輿論壓力,逼得柳傳志罕見發聲,稱要“誓死為捍衛榮譽而戰”。74歲的他在公開信中稱:在2016年關於5G信道編碼標準方案投票的過程中,聯想集團代表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基本的,要維護自己企業的利益;還有一個更高的原則就是要注重大局。什麼是大局?大局就是國家和行業發展的整體利益。

柳傳志還透露,在3GPP組織的5G eMBB方案第一輪投票時,聯想集團基於自身前期技術和專利儲備,選擇了LDPC技術方案。第二輪投票時,聯想選擇了華為主導的Polar碼方案。

柳傳志站出來以後,更有馬雲、任正非、李彥宏、雷軍等大批互聯網大佬發聲支持。聯想確實談不上“賣國”。而事件中所說的5G標準投票兩年多前就進行了,是否有某些力量在背後興風作浪,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想討論的是,為何這麼多公眾站出來“罵”聯想?

聯想為什麼容易“招黑”?風波過後,它得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

要知道,多年前聯想大手筆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時,讓多少國人驕傲。時過境遷,聯想為何竟然會被罵“賣國賊”了?

或許我們從網上一些言論能看出一些端倪。其中有兩種觀點比較有代表性,一種是聯想在美國的產品比國內賣得便宜,另一種是聯想電腦多年來沒有什麼創新。這兩種觀點直接表達了對聯想核心PC業務的不滿。此次輿論的發酵,或許有部分消費者對聯想積累的不滿,進行了集中宣洩。

聯想為什麼容易“招黑”?風波過後,它得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

近年來,聯想已經多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包括“楊元慶是不是一個合格的CEO”的討論也曾沸沸揚揚。聯想之所以“招黑”,或許與其整體發展遇到的瓶頸是分不開的。

作為民族企業的旗幟,聯想有過輝煌時期,在PC行業也堪稱巨頭,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全球,聯想屢屢錯失良機,至今未能獲得一張真正意義上的“船票”,不但被華為、騰訊遠遠甩在身後,連小米都後來居上,趕在前頭。小米近期公佈赴港IPO招股書,有媒體稱其擬估值超過數千億人民幣,而聯想現在的總市值不到500億元人民幣。

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聯想雖然遠未到“樹倒猢猻散”、“日薄西山”的時候,但作為和百度一樣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如今卻面臨發展遇到瓶頸的局面。而陸奇辭去百度總裁職位的消息傳出之後,百度股價在5月18日這天狂跌近10%,相當於蒸發了一個聯想的市值。

聯想為什麼容易“招黑”?風波過後,它得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

或許,聯想和百度這兩家企業,因為在發展上遇到瓶頸,在一些戰略上出現失誤,錯失良機,自然地就發展出了“招黑體質”。當然,像百度,還有醫療廣告等問題,也一直為公眾所詬病。

聯想不是錘子。羅永浩在澄清自己並非“精日”的時候,敢說“精日也沒什麼”,結果被罵是“三觀盡碎”。柳傳志故而發出“戰鬥信”,要“為捍衛榮譽而戰”。但此次風波之後,聯想真正要做的,其實是為捍衛移動互聯網船票而戰。

這次事件或許已經終結,但聯想的“招黑”體質並不會因此就終結。只有當聯想重新站上互聯網浪潮之巔,情況才或許會有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