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信訪服務助推重大項目生根開花

——我區信訪部門服務重大項目建設觀察

□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盧林峰 通訊員 冼濟恆 鄧青松

初秋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各種大型機器來來往往轟鳴作業。

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三個國際園區,目前已引進產城項目100餘項,完成徵收土地2.7萬畝,場地平整1.85萬畝。園區正翹首以盼,歡迎投資者的到來。

……

一個個重大項目順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推動,也得益於我區信訪部門的上下共同努力和艱辛付出。

把信訪維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近日,自治區信訪局局長盧萬兵率調研組深入廣西南國銅業有限責任公司銅冶煉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實地開展專題調研。

“南國銅業”是崇左市工業產業發展“頭號工程”,佔地約3500畝,總投資47.2億元。首期項目投產可實現電解銅30萬噸的生產能力,副產品還有硫酸、貴金屬等,產值約200億元,年繳稅10億元,帶動700多人就業。

此次調研,盧萬兵詳細瞭解該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總結提煉預防和化解重大項目事前、事中、事後引發信訪問題的經驗做法,查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案和對策。

把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當己任。近年來,為了服務大局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我區各地在項目建設中,把信訪維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親力親為抓落實。

荷城貴港,自2015年以來,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708個,合同投資額2577億元。伴隨著重大項目的落地和建設,工業城市的興起,因徵地拆遷等問題引發的信訪問題也接踵而至。

貴港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打贏信訪業務建設規範化、基層基礎建設標準化、赴邕進京越級訪治理等“三場硬仗”和深化拓展領導大接訪、案件大協調、政策落實大督查、基層信訪幹部大培訓、信訪工作責任大落實等“五大活動”。

今年,貴港將300件積案難案列為重點攻堅化解案件。截至目前,300件案件已化解223件,化解率74.33%;息訴罷訪131件,佔比58.74%。

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秉持“綜治維穩信訪工作無小事”的理念,結合實際,出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信訪工作暫行辦法》,明確園區信訪工作體制機制、責任主體、工作流程等事項,採取小問題具體業務部門負責處理,大問題簽報分管領導協調處理工作方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把信訪維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玉林市福綿區在重大項目建設和徵地拆遷井噴推進、環境整治高壓推動、重大矛盾糾紛不斷湧現、重點利益群體訴求活躍的情況下,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2016年至2018年,福綿區列入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16個,其中,2018年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項目15個,總投資額達160.15億元。

福綿區強化“一把手”負總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重大項目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分管領導多次強調要確立以維權促維穩思維,時刻繃緊信訪維穩這根弦,守住底線。

截至目前,福綿區沒有出現因重大項目建設引起的進京赴邕越級訪和集體訪,實現了重大項目建設零信訪。

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大藤峽水利樞紐,早日建成大家好”“為建設樞紐工程離家去,等待建好新居再回鄉”……

這是今年春節桂平市大成塘安置區群眾自己寫的春聯內容,一副副飄著墨香的對聯貼在家門口,表達了當地群眾支持國家項目建設的心願。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距桂平城區6.6公里,桂平轄區土地徵收4.94萬畝,其中陸地2.66萬畝。工程開工建設以來,信訪和矛盾糾紛案件便一直伴隨著工程建設的進展,最為突出的矛盾是小部分群眾對徵地拆遷補償要求過高、片面侷限地理解政策。

為確保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桂平市委、市政府牢固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高度重視信訪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強力推進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信訪矛盾糾紛化解,不斷在徵地拆遷工作中取得新進展、創造新業績。

至今年7月中旬,桂平市累計完成徵地2.65萬畝,佔總徵收陸地面積99.6%。目前,徵收交付土地1.17萬畝,為工程施工提供了充分的用地保障,取得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徵地拆遷工作階段性成效,最大限度實現了“和諧徵地、和諧拆遷、和諧移民”的目標。

2017年,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到貴港市考察調研,對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桂平市徵地拆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貴港市在大藤峽工程建設中和諧拆遷的經驗很好。”

集“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閒”於一體的社區服務綜合體,安置公寓周邊建設了醫院、幼兒園、國際小學、國際中學等城市配套設施……這個建在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內、佔地約40畝的鄰里中心,讓群眾盡享城市化配套服務。

結合園區信訪事件特點,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大膽提出“共建共享”的理念,構建了園區的開發建設與群眾的長遠發展“共享共贏”的體制,化解了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引發的絕大部分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截至今年7月,園區試點區域丹寮社區農民合作社參與園區開發建設,獲收益1249萬元,合作社分別於2017年9月30日、2018年6月15日進行二次股民分紅,每股分得2900元。

自開園建設以來,園區社會秩序總體穩定,未發生上邕進京、越級上訪事件,未發生重大惡性群體性事件。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建設和大藤峽工程建設實現和諧徵拆,突出的一點就是最大程度地讓利給群眾,項目建設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由被動徵拆變為主動配合。”8月21日,在全區信訪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暨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現場推進會上,自治區副主席胡焯說道。

關口前移群眾工作做在前

藍色預警、黃色預警、紅色預警,貴港市信訪聯席辦推出重大項目實行“三色”預警工作制度。

據介紹,該制度對存在矛盾糾紛隱患且有信訪苗頭或傾向的問題、反映強烈或帶有普遍性可能蔓延的問題,市縣(市、區)兩級信訪機構以信訪提示函、質詢函、告誡函的形式下發責任單位,要求分別於5天、10天和20天之內進行自查整改、調查解決和上報結果。

由於事前預警到位,問題在重大項目落地前得以解決,2016年以來,在貴港市重大項目的推進及運行中,基本上沒有引發群眾赴邕進京上訪。

福綿區在每一個重大項目的籌備引進階段,重視做好關口前移。對排查出來的不穩定因素,落實領導包案,指定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實行“五包”,真正做到包掌握情況、包思想教育、包解決困難、包穩控管理、包依法處置。確保了領導到位,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2017年,根據退城進園部署,福綿區要依法關停園外水洗企業,一些被關停的企業主,召集不明真相的人員,醞釀組織人員集體上訪。

福綿區四家班子領導分頭帶領工作小組深入企業村莊,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最終成功解決問題。

百色市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對重大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從源頭上杜絕矛盾糾紛。

以田州項目為例,該項目建設徵地千畝,涉及3000多人。政府事先做了風險評估,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自2012年以來,百色市對1494項重大項目決策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准予實施1488項,佔99.6%;暫緩實施6項,佔0.4%。6年來,全市實施1488個重大項目,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