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龍川水口晚霞

龍川村,距安徽省績溪縣城約10公里,是胡姓宗族聚居的村落,距今已經有1600餘年歷史。龍川村緊依被稱為“徽州之源”的登源河,如同一艘靠岸的大船。正是這艘安然停泊了上千年的歷史航船為這處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生態環境和諧優美的世外桃源帶來了至高無上的榮耀,歷史上的龍川村人文薈萃,賢達輩出,富甲江南,是古徽州聞名遐邇的“進士村”。“東聳龍峰,西峙鳳冠,南則天馬奔騰而上,北則長溪蜿蜒而來。”村內弄堂交錯,古巷幽深,徽派建築鱗次櫛比,行走其間,濃濃的自然與生活氣息夾雜著龍川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令人流連忘返。

與船有著奇緣的古村落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胡氏祠堂

據說,8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路過龍川村,在飢渴難耐之時,村人胡念五打開家門,恭恭敬敬地款待了他。或許是為答謝一飯之恩,或許是驚訝於龍川村的地勢,老者登上了龍鬚山察看風水。羅盤的指針在山風中“嘩嘩”地轉動著,漸漸地停頓下來後,定格在了村東南的登源河。他發現,登源河屬於“來龍之水”,兩岸山形有如十八隻金龜上水,隨著地勢的步步趨緩,形成百川歸攏之狀,將腳底下的龍川村圍於谷地中央。但是,他還發現了龍川村的風水缺陷——坐向錯誤,於是他提出將龍川村改造成了一艘船的形狀,打通五條南北巷道,直通龍川河邊,隱喻“五子登科”,並能鎮煞氣、斂靈氣。村民根據他的指點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到明代終於形成規模。

今天的龍川村格局變化不大, 每當春季來臨, 金黃的油菜花遍佈山野,站在龍鬚山上眺望,越過綿延的群山和縱橫的阡陌,只見龍川村猶如一條兩頭尖、中間寬的巨船,停靠在登源河岸邊,安逸從容,一座座民居猶如一間間船艙,那高大的馬頭牆猶如林立的風帆,這是一個與船有著解不開的緣分的古村落。

這裡誕生了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副都御史胡宗明、清代徽墨名家胡開文等人,名滿天下。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奕世尚書坊

承載著家族榮譽的家廟祠堂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龍川水街倒影

明代時,為了褒揚胡富、胡宗憲二人功勳,弘揚家族榮光,激勵胡氏後輩,胡氏家族合力建造了“奕世尚書坊”,為了使家族“奕世載德,不忝前人”,胡家人將牌坊製作得十分精美,工藝上精雕細琢,採用圓雕、透雕、浮雕、鏤空雕相結合的方式,每一幅圖案、每一個造型都透露出一種靈氣,呈現出古樸典雅的美感。胡家人又請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親筆題寫了“奕世尚書”和“奕世宮保”兩塊匾額,以顯家族榮耀。

與徽州許多村落一樣,龍川村也是聚族而居,村裡的胡姓人也同其他村落一樣,會建造一座祭祀先人的祠堂,由於胡氏在歷史上聲名顯赫,頗有威望,家族的祠堂自然也要建造得非同一般。

胡氏宗祠瀕臨龍川河畔,佔地約1700餘平方米,據胡氏家譜記載,胡氏宗祠始建於北宋時期,後經一代又一代胡氏子孫修繕和擴建,終成如今規模,其中最大的一次修建為明嘉靖年間胡族名人胡宗憲主持,率族人對祠堂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修整。在修整過程中,這位位高權重的尚書為了光宗耀祖、顯赫四方,不僅請來了當時像文徵明、徐渭這樣的大藝術家,更是花重金請來了徽州一代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這些文人和匠人將他們的才華和情感融匯進祠堂的修整和裝飾中,將祠堂裝點成一座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宮殿。

遠觀胡氏宗祠,行人無不為門樓上那八個醒目的戧角所吸引。走近細觀,則能觀賞到祠堂上那些造型奇絕、裝飾精美的雕刻,感受到其居高臨下的氣勢。信步邁入祠堂內部,則會再一次為其高闊深邃所震撼,祠堂為三進院七開間建築,由享堂、廂房、影壁、門樓、寢廳等十部分組成,對稱且均衡地排列著。每一處佈置、每一個細節無不體現出胡家人對家族祠堂的慎重和嚴肅態度,體現出家族宗法至高無上地位。胡氏宗祠於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外建築專家讚譽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完整之好,裝飾之美,天下第一”。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胡氏祠堂正廳房梁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胡宗憲老宅木雕

龍堤鳳街旁的原味村落生活

龍川古村:舶在徽州之源上的歷史航船

龍川水街

龍川村中有龍川河流經,河岸兩側民居錯落,屬於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枕山面水的格局,村人以兩岸河堤為街,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水街”。“水街”兩岸河堤還有兩個名字,稱為“龍堤”“鳳街”,分別因衍生於河東的龍鬚山和西面的鳳凰山而得名。

因名稱不同,代表的含義也大有講究。龍堤兩側由鵝卵石鋪就,代表“龍鱗”,而對面的鳳街則用白鳳凰麻石鋪壘而成,代表著鳳凰的羽翼,兩條道路合稱“龍鳳呈祥”。堤在河之陽,代表男子陽剛之氣,街在河之陰,代表女性溫柔和婉,這也預示出龍川人傳統的家庭倫理綱常觀,且龍堤的設置高於鳳街,體現出“陰陽順”的理念。

龍川村像一座大船,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也彷彿與水有著解不開的緣分。每當太陽昇起,水街兩側的龍川人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既是勞作,也是一番別樣的愜意和享受。在龍川,對大多數胡氏人來說,他們沒有胡富和胡宗憲那般功名,他們一生都要在這村落裡勞作,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當你與其聊天,他們會說,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很滿足,因為這裡沒有世外紛爭,沒有都市的壓力。對那些逐漸老去的族人來說,這裡潺潺的流水、朦朧的青山和浩蕩的稻田,還有那清新的空氣,足以讓他們頤養天年。

這裡有千迴百轉的廊橋,這裡有歷經千年的牌坊,這裡有千嬌百媚的水街,這裡有一張張友好的面孔,這就是龍川村千百年來孕育出來的獨有情致。也因為這番徽風古韻的有序傳承,2012年,龍川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3年11月入選首批“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如今的龍川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觀賞,但來到這裡的人都不忍打破這寧靜,只是輕輕漫步在這長街小巷,感受著古徽州文化的深厚和村落環境的優美,情不自禁地發出無盡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