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父親患病母親離家出走,孝心男孩把家務全包,愛心圓夢大學


“我在兒子3歲的時候就查出肌源性肌肉萎縮病,又稱“漸凍人”,妻子因此離家出走,後來,母親去世,這麼多年來,如果不是兒子悉心服侍我,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談起近些年的經歷,陳明元熱淚盈眶。陳明元家住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溫泉鎮湯池村,多年來,兒子陳子龍一邊讀書一邊照顧著他,吃了不少苦。去年,子龍考取大學,讓他倍感欣慰。可是,兒子堅決要帶著他一起去學校,讓他有些為難。

陳子龍3歲時,陳明元被查出肌源性肌肉萎縮病,隨著病情不斷惡化,陳明元渾身都沒有了力氣,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因此離家出走。改嫁他鄉。2012年,陳子龍的奶奶因病去世,此後,家裡的瑣事和照顧父親的重擔全部落在子龍身上,那年,小子龍13歲,正在讀初一。

子龍家到學校有5裡多的路程,為了不遲到,不耽誤學習,他每天早上5點鐘就自覺起床,起床後,連忙燒開水、掃地,再給父親陳明元穿衣服,做飯給父親吃。出門前,服侍父親解大小便後抱到輪椅上再去上學。放學後,子龍擔心父親口喝或要上廁所,一路快跑回家,連忙倒水給父親喝,服侍父親解大小便等,然後再做家務、做作業,每天晚上要忙到11點左右才能睡覺。


原本子龍可以住在學校,但是,為了照顧父親,子龍每天中午和下午都回家。“要給父親做飯,服侍大小便等。”子龍說,回到家看到父親好好的是他最大的幸福。陳明元看著孩子那麼辛苦,常常吃飯時只吃幾口就不吃,對子龍說吃飽了,他擔心吃多了要上廁所給兒子增加負擔。子龍看著父親只吃一點點飯,就問:“爸爸,我做的飯又不好吃吧?”說得陳明元眼淚直往下流。圖為陳明元家老房子。

上高中後,陳子龍的學習任務明顯比初中時重了許多,他給自己每天上學和照顧父親的時間做了調整,中午11時30分下課,下午1時10分上課,午間僅有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時間,陳子龍要在這段時間裡,返回家中做好飯菜,為父親餵飯,下午4時下課後,他會立刻跑回家,為父親做晚飯,然後再返回學校上晚自習。本來父親讓他下午不要回家,晚自習後回來就行,但晚自習結束已經是晚上10點,他擔心父親餓著。

晚上睡覺,陳明元不能動彈,子龍每隔兩個小時就幫幫父親翻身、揉背做按摩。白天要上學,晚上還得照顧父親,睡不了安穩覺。望著孩子承擔著家庭重擔,陳明元常常揹著兒子獨自流淚,有時候,陳子龍看見爸爸哭了,就問爸爸:“爸爸,我又惹你生氣了嗎?”


子龍的孝心感動了許多好心人,經常有愛心人士前來看望他們父子倆。由於陳明元家的房屋十分破舊,屋內陰暗潮溼,房子裡沒有像樣的傢俱,陳子龍沒有做作業的桌子,只能在床上看書、寫字。為了改善子龍父子倆的居住環境,2014年當地有關部門及愛心人士籌集資金為其建造了二層樓的新房子,並建造了衛生間,安裝了太陽能等。

去年,陳子龍考取大學,住在新房子的陳明元總是說現在社會好,是好心人讓他的兒子圓了大學夢。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陳明元既高興又擔憂,兒子堅持要帶著他一起去學校,但他擔心自己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影響其前程,最後他經過再三思考,決定不跟著兒子,而是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安排下住進養老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