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株洲縣:千畝蓮田連著貧困戶心田

株洲縣:千畝蓮田連著貧困戶心田

盛開的蓮花。

紅網時刻 通訊員 張慧 朱剛 株洲報道

五月花,六月蓮,七月八月忙採蓮,時下正值蓮子收穫季節,位於湖南省株洲縣古嶽峰鎮白碧村的株洲縣幫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千畝蓮田迎來了大豐收,村裡上百名貧困戶有了活幹,有了收入。

進入白壁村境內,隨處可見滿田紅白相間的荷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村民胡軍旗彎下身子仔細搜尋,摘下一支個大、圓潤、飽滿的蓮蓬。在烈日的暴曬下,他的額上滲滿了汗水,雖然從早上5點起已經工作了6個多小時,他的臉上依然滿溢著幹勁十足的興奮之情。

株洲县:千亩莲田连着贫困户心田

胡軍旗。

胡軍旗是白壁村2018年預脫貧貧困戶,他家共有6口人,父親有老年痴呆,母親輕微中風,妻子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13歲的孩子在上小學,還有一個48歲未成家的弟弟與他們一同生活。這次,他與弟弟兩人一共承包了90多畝荷塘的採蓮任務,按300元一畝的承包價計算,僅此一項可為他們帶來兩萬多的收入,除去採蓮季三個月之外的其他季節還可以打工,收入已足夠實現脫貧。“搭幫幹部看得起、大力扶持我們,他們比我們還著急,總是幫我們找事做,今年肯定會脫貧。”

株洲县:千亩莲田连着贫困户心田

清洗蓮子。

在村裡的湘蓮深加工基地,門口機器轟鳴,門內人聲鼎沸,20多位村民在村幹部的組織下,有條不紊地分工協作,去蓬、剝殼、去芯、清洗、烘乾,形成一條流暢高效的生產線。

株洲县:千亩莲田连着贫困户心田

正在烘乾的蓮子。

負責鐵蓮去蓬的村民叫李明光,也是2018年預脫貧貧困戶,他不僅勤勞肯吃苦,還懂機械修理和維護,在這個崗位有2每個月800元的收入。記者瞭解到,李明光1歲3個月的時候,因患骨頭結核引起脊柱變形,後被鑑定為四級傷殘,因他從小頭腦活,肯吃苦,過去靠開小賣部兼做屠宰生意,生活上還比較富足。5年前,李明光患上肺氣腫,第一次住院就花去6萬多,此後每年他都至少要住院4次,家裡的積蓄就這樣被掏空。如今,他與85歲且患有心肌梗塞、冠心病的老母親一起生活,兩人每月僅藥費開支就要上千元。他說多虧村裡建起產業幫扶項目,才讓他既可以照顧到母親,又能賺到理想的工資,同時還能在家做養殖增加收入。

株洲县:千亩莲田连着贫困户心田

李明光。

貧困戶的“帽子”不好戴,這是胡軍旗和李明光的共同感受。但貧困戶的帽子也不易摘,為了幫他們摘帽,今年初,由白壁村12名村幹部、種養殖大戶、返鄉創業農民工組成的幫扶大軍共同出資,建起株洲縣幫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4月中旬,經村民同意,白壁村從3450畝水稻田中劃出1950畝採取蓮田生態綜合種養殖即蓮、魚共養模式。41戶貧困家庭均加入幫扶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參與勞動、入股分紅等多種途徑,共同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32家貧困戶96人已經在湘蓮加工各種崗位就業了,基本上根據勞動力定工資,最多的一個月2400元,最少的都有900元,還有勞力比較好的,就是承包,300元一畝”。村支部書記馬祝其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