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路過未來》:形大於神的路過

對大城市中青年小人物的聚焦,《路過未來》如鋒芒般寫照著底層社會小人物所面對的種種心酸無奈,然而導演在呈現苦難的同時卻並沒有一個清晰的重點,電影希望將近乎所有的社會問題含納其中,然而這種刻意的苦情,勢必造成節奏的冗長,以及矯枉過正的失真。

《路過未來》:形大於神的路過

作為甘肅導演,且尤善於在現實題材中融入西部元素的的的李睿珺,這一次他將目光聚焦於了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新興崛起的城市——深圳,在這座幾乎就是依靠外來人口締造的城市中,沒有能伴隨進城打工潮成為弄潮兒,甚至在深圳都無從立足的老輩人,他們的孩子成為了電影藉以去著墨現實主義,反應社會弊病的切入,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極佳的社會題材,李睿珺卻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路過未來》:形大於神的路過

電影伊始其實李睿珺對身處深圳的漂二代,他們的生活有著很好的呈現,面對新時代城市發展的轉型,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在此立足,而回歸父輩的鄉土同樣也無法融入到農村生活,兩難的處境是擺在這一特殊卻又普遍的人群中兩難的尷尬,電影塑造的主人公,在深圳出生長大的甘肅人耀婷,正是這樣一個極具典型色彩的人物,但在隨後的展開上,她與小混混新民兩人的種種際遇,卻沒能鍛造出隸屬於電影真正的靈魂。

《路過未來》最為根本的問題也正是在於此,一面大量其實與主線故事並無絕對關聯,只是為了去反映底層磨難的支線充斥其間,造成了劇情的冗長,另一面則是標籤符號化嚴重的人物,隨著電影的展開女主耀婷被貼上了各種悲慘的標籤,她在工廠中的辛勞,對家庭肩負的責任,以及健康問題等等,而當我試著去撕下這些標籤看這一人物,卻發現電影幾乎沒有對這位主人公做出何般真實的塑造,她只是成為了電影一條穿起所有苦難的線索,而這些線索卻並沒能呈現出一個打動人心的靈魂。

《路過未來》:形大於神的路過

面對這樣的窘境,電影預想的剋制變成了寡淡,那形大於神的路過,最終只是成為了一部固然能反映社會弊病,卻並沒能借此去完成自我昇華的平庸之作。

個人評分: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