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李銀江:三十年默默堅守鄉村,江蘇唯一代表走上全國民政“演講臺”

李銀江:三十年默默堅守鄉村,江蘇唯一代表走上全國民政“演講臺”

李銀江:三十年默默堅守鄉村,江蘇唯一代表走上全國民政“演講臺”

“辛辛苦苦三十年,我沒有升官沒有發財,但是活得心安理得,活得值!現在,不管走到哪兒,都有人熱情喊一聲老李,李院長,李叔……這就是做了一輩子民政人的最大收穫。”6月26日,江蘇省盱眙縣桂五鎮基層民政幹部李銀江受國家民政部邀請,走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演講臺,用最樸實最接地氣的“大白話”征服了現場觀眾,也征服了同步收看視頻的全國民政系統幹部。

李银江:三十年默默坚守乡村,江苏唯一代表走上全国民政“演讲台”

32年前,李銀江選擇到盱眙縣桂五鎮做一名最基層的民政人。因為這個選擇,他成了五保、空巢老人的“親兒子”,鄉村孤兒的“好爸爸”,流浪人員的“家裡人”,復退老兵的“參謀長”。

桂五鎮是革命老區,各類民政對象有11000多人。“失火的、受災的、生病的、殘疾的,再加上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要多,一天有20個人找,就夠我忙的了。”李銀江總結了32年來的工作法寶:一個“好習慣”,兩件“好寶貝”,三個“放不下”。

李银江:三十年默默坚守乡村,江苏唯一代表走上全国民政“演讲台”

“好習慣”就是走村入戶。房子越破越要進去看個究竟。合心村謝壽德家,房子就剩幾堵牆,連個門都沒有,一家五口,三個癌症去世,留下兒媳婦和小孫子,日子過得非常困難。他看到後跑市、縣民政局、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前後不下七八趟,幫助籌款近萬元,併為這戶人家辦理了低保。

李银江:三十年默默坚守乡村,江苏唯一代表走上全国民政“演讲台”

兩個“好寶貝”,一個是民情筆記本,一個是民情聯繫卡。每一戶群眾的困難他都記在民情筆記本上,每走訪一戶都會留下民情聯繫卡。他把聯繫卡印成名片,做了25000張,現在只剩不到1000張。人家名片給老闆、給朋友,他的只給服務對象、給老百姓。李銀江的手機24小時開著,誰有困難隨時都可以找他,他都想方設法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最大幫助。日久天長,老百姓都說他的電話就是110。

一年冬天,天色昏暗,村民葉克林騎自行車迎面被一貨車撞翻,車閘從鼻孔穿進了鼻樑,鮮血直流,當場昏倒。路過的村民立即給李銀江打電話,他得到消息把飯碗一丟,叫上鄰居騎著摩托車直奔現場,隨即將葉克林送到鎮醫院。醫生見傷勢太重不敢收。李銀江又趕緊打120,把葉克林送往縣醫院。醫生對李銀江說:“再晚一步,命就沒了。”葉克林至今仍充滿感激,逢人便說李銀江是他的救命恩人。

李银江:三十年默默坚守乡村,江苏唯一代表走上全国民政“演讲台”

30多年來,李銀江一直有“三個放不下”:“流浪人員”、“殘疾人”和“孤兒”。

2011年冬天,李銀江在街上發現一位滿臉瘡痂的流浪智障人員,馬上送到救助站。可自從進了救助站,那人就一句話也沒說過。人是他送過去的,他覺得就得負責。於是,李銀江每天都去救助站幫他擦凍瘡膏,陪他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流浪漢於開口說話。根據有用的信息,經過半個月的查找,救助站終於送他回到了親人身邊。30多年來,李銀江先後幫助64名流浪乞討人員同家人團聚。

“殘疾人”因身患殘疾,日子過得都很清苦。2013年,李銀江鼓勵殘疾人許保連學習修理電動車,為他提供啟動資金,在鎮上開了一個修車鋪。如今,許保連已經成為響噹噹的小老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到目前,先後有10多名殘疾人在李銀江的資助下掌握謀生技術。

孤兒孤苦伶仃,李銀江更是拿他們當自己的孩子。2011年8月,桂五鎮發生一起兩家滅門兇殺案,李銀江被派到一線,做善後安撫工作。唯一倖存的女娃李婷一夜之間成了孤兒。李銀江料理完她家後事的第二天,送孩子到縣城高中報名,在給她鋪床的時候,同宿舍孩子問她:你媽媽怎麼沒來呢?這句話,一下擊中了婷婷敏感的神經,她嚎啕大哭,對著李銀江說:“大伯,我以後怎麼辦啊?”李銀江篤定地承諾:“以後我就是你的爸爸,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婷婷數學不好,李銀江給她找老師輔導,每次家長會都以父親身份去參加。李婷大學畢業拿到聘書第一天,哭著打電話給李銀江說:“爸爸,我要把第一個月工資全部交給您,好好孝敬你們!”孩子在那頭哭,李銀江在電話這頭哭……

對村民、對百姓,他是這樣;對組織、對集體,李銀江更是不含糊。1986年,桂五鎮劃出一塊4.2畝的荒地,籌建敬老院,鎮黨委讓李銀江負責,他決心一定要幹出個樣子,90天就把敬老院建起來了。剛開始沒人來,他就上門給五保戶做思想工作,跟老人承諾:“你們到敬老院來,包吃包住,有病包瞧,我拿你們當父母,給你們當兒子,養老送終!”五保老人李奇山是敬老院第一個離世的老人,李銀江為他設靈堂,戴黑紗,為老人守孝送葬。敬老院先後有69位老人離世,他也當了69次“孝子”。

32年過去了,李銀江從“小李”變成“老李”,敬老院卻變得“年輕”了,經過四次改造擴建,佔地從4.2畝擴展到34.5畝,房子從200平方米增加到3650平方米。去年3月李銀江到了退休年齡,可是老人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老人,組織上同意他自願不拿一分錢工資,繼續當院長。

多年工作中,李銀江手中有些權力,特別是擔任民政辦主任後,每年都掌管上千萬資金的申報、審批、分配、劃撥,但他清醒地認識到,權力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每一分錢都是黨的雨露陽光。從接受民政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一切按章辦事,絕不能沾老百姓一點便宜,決不當損害群眾利益、敗壞黨員形象的“蒼蠅”!

“今年我61歲了,身體很好,‘三高’一個沒有,哪塊也不疼。不抽菸,不打牌,最大的心願就是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李銀江在演講的最後,用洪亮的聲音說,退休前,組織上找他談話,當時他就表態:服從組織安排,願意義務為民政事業做奉獻,因為,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共產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