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產業鏈的改革已經來了!馬雲警告:不做好準備會死的很慘!

未來的利潤並不來自於規模化,以規模化、標準化為主的製造業和生產企業,將會由於這一輪新的技術,遭到巨大的衝擊。

新制造這個物種出現了,上篇文章對新制造進行了簡單的定義: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製造業。

黑格爾說過: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

新制造是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還是馬雲單方面吹捧的泡沫?

產業鏈的改革已經來了!馬雲警告:不做好準備會死的很慘!

製造業面臨的困境

一條產業鏈,零售業是窗口,製造業是上游。零售業這十年收到的巨大沖擊正在影響著上游的製造業。並且今後的十年,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會顯露的更明顯。

製造業是上游,跟消費者中間隔著零售業,不能直接感知到消費者的訴求,這個問題反映到實際情況導致的後果甚至是致命的。

實體經濟中很多倒閉的服裝品牌,原因幾乎全部是由於庫存積壓導致資金鍊跟不上。

如果能預知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程度,按需生產,就能去掉一部分的庫存,對於企業來說,節省了這一部分庫存的積壓就節約了大把的資金。

產業鏈的改革已經來了!馬雲警告:不做好準備會死的很慘!

現在淘寶上的網紅店鋪,很多都是預售模式,設計師先出幾件樣品,利用粉絲做預售,消費者先預定,店家按照消費者的預定情況安排生產。

這種預售模式比傳統的賣貨模式靈活機動,傳統的幾個月的製造週期被縮短到十幾天,適合服裝這種高翻新的行業並且還能做飢餓營銷。

這種製造模式就是新制造的體現,按需定製!

產業鏈的改革已經來了!馬雲警告:不做好準備會死的很慘!

製造業改革內部需求分析

中國這個大國,製造業是根本,目前我們的製造業還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的問題,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大的競爭點是勞動力廉價,導致國外的企業都喜歡把工廠設在中國。

但是最近幾年原材料、土地、人力成本都在上漲,年初廣東日薪500招不到工人,現在的勞動力已經不再廉價了,土地就更不用說了,看看房價就明白了。

大局勢在變了,最大的人口優勢已經在慢慢消失了,製造業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2015年國務院提出《中國製造2025》,其中明確指出“基於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製造正在引領製造方式變革”。

你看,國家都要你改了。

產業鏈的改革已經來了!馬雲警告:不做好準備會死的很慘!

製造業改革外部因素分析

改革不是喊口號,怎麼改?

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發電機的問世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現在面臨的改革,不是驅動能源上的改革,是技術上的改革。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為製造業的改革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某一天,萬物實現互聯,家裡的電燈都能實現智能化,數據就想血液一樣貫通每個角落。

所有的製造基於強大的數據支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輔相成,大有改造世界一展拳腳的陣勢。

製造業在這一陣風潮中會何去何從?

深耕互聯網科技領域,多角度事件剖析,以文會友!歡迎段子手神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