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伊利等6家乳企存在食品安全制度落實缺陷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黑龍江貝因美、多美滋等6家嬰幼兒奶粉企業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方面存在缺陷。不過,此次通報顯示企業產品均無質量問題。至此,國家已經對100餘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進行了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

通報的6家企業包括黑龍江貝因美、天津伊利、唐山三元、河北三元、聖元營養品、多美滋。其中,黑龍江貝因美公司存在原料採購品類與該公司有關材料要求不一致的情況;天津伊利乳業一臺生化培養箱實際控制溫度比規定值低0.3℃;唐山三元存在廠區內空壓機房西側及包材庫西北側雜草未能及時清除以及原輔料庫中物料的存放間距較小等5項問題;河北三元存在現場檢驗能力考核顯示,碘項目檢驗能力不足,前處理車間內原奶倉操作間排風扇過濾網右下角破損,未及時檢修等4項問題;聖元存在包材暫存間(清潔作業區)內存放消毒用不鏽鋼桶(酒精,75%)及工具櫃等2項問題;多美滋存在進入清潔作業區的風淋室出風口、三樓混合器間上方的部分管線以及配料間樓梯等處有粉塵,未及時清潔等4項問題。相比此前通報的一些企業動輒30餘項缺陷,此次通報的6家企業都是大型企業,問題都不多。發現問題均為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方面存在缺陷,沒有發現質量問題。


為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自2014年開始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當時,總局制定了全國106家嬰幼兒配方生產企業3年“全覆蓋”體系檢查計劃。檢查並不是走過場。而是被媒體譽為“麻雀解剖”式的體系檢查,可見其仔細程度。此前,合水縣古象奶業、雅貝氏(深圳)乳業、英博華威乳業,分別存在偽造、毀滅材料,欺騙檢查組等嚴重違規行為,最終被立案審查。西牧乳業有限公司在檢查中被發現3批次西悅嬰幼兒奶粉使用過期原料加工等問題。截至2017年年底,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經對89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開展了99次體系檢查,針對體系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19家企業停產整改,對10家企業立案查處,吊銷生產許可證2家,4家企業主動註銷生產許可證。


這次查出的都是管理問題,並沒有質量問題,大家可放心食用。有問題爆光是好事,陽光透明的企業才能讓老百姓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