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摸底區塊鏈

如果要說2018年的風口,估計非區塊鏈莫屬。現在區塊鏈交流沙龍、峰會幾乎天天都有,一場比一場獲得的關注度高,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陸續入場。

市場對區塊鏈的關注度持續升溫,但區塊鏈行業並“不太平”,出現諸多“偽區塊鏈”產品,把眾多投資者拒之門外。投資者要想辨別區塊鏈項目真假,要看企業是否真的用區塊鏈技術來改造行業和商業模式,以及能否在市場如此混亂的情況下做到先發制人,切實為投資者帶來新技術紅利。

以此為噱頭搞各種投機倒把的有之,埋頭苦幹不搞ICO的亦有之。比特幣在瘋狂之後退潮,近期隨著機構入場又有升溫的趨勢。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國內某經濟媒體通過觀察梳理並與業內人士交流了解到,目前在區塊鏈技術研究領域有幾大“門派”:以央行係為代表的國家隊;以螞蟻金服、騰訊、百度、京東、網易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陣營;區塊鏈新貴如和數軟件、萬向區塊鏈;此外還有以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金融機構,以及學術機構如浙江大學等。

區塊鏈的相關行業在2017年各有酸甜苦辣,從Google搜尋趨勢可以觀察到,大家開始對區塊鏈相關技術產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加密貨幣的交易熱潮。但這種熱潮有益有弊,它吸引更多投資為導向的散戶投入市場,卻也同時散佈出某種非理性的投機氛圍。這導致各國政府在2017年,為此熱潮紛紛祭出了管制手段。

隨著人工智能以及工業基礎設施的進步,區塊鏈技術可能推動企業進入“工業4.0”連接和可互操作機器的範例,信息透明度,連接供應鏈等等。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巨頭試水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一項多方參與的加密分佈式記賬技術,因為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公開透明等特點,可以降低參與各方的信任成本。

區塊鏈可以解決一些傳統業務痛點的可能使得機構客戶對區塊鏈的興趣更大。以房產交易為例,傳統情況下需要用戶在稅務局、銀行、政務管理中心等幾個部門去開具相關證明,而如果在區塊鏈系統上,用戶在一個部門的證明既可以被其他部門共享認定,保證各部門信息相對獨立的同時進行信息交換,提高效率。

目前一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遊戲小程序和硬件產品向個人用戶推出試水。一位用戶花費3.19元將與家人約定的出遊計劃寫在區塊鏈系統上,不能更改,不一定實用,但也算是增進個人用戶的感知。

小米則推出加密兔、百度推出萊茨狗,網易推出了“星球”、和數軟件通過積極探索區塊鏈在各場景的應用價值,推出了能讓客戶利益改變最大化的智能家佳保、Laikelib及區塊鏈系統黑科技硬件產品。

用戶通過區塊鏈技術使用戶的數據真正為自己所有,體現個人的信息價值。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改變虛擬幣現狀

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原本可以修改、複製的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一樣可信,並且基於可信數據、智能合約讓參與方高效協同。在一些具體應用上,去年年底,螞蟻金服和茅臺達成合作,用區塊鏈技術幫助茅臺做正品溯源,目前正在內測調試中。此外,應用在公益方面使得每筆善款都有跡可循、洋奶粉溯源保真等應用也均已落地。

京東金融方面介紹,在2018年1月,其與銀聯、萬達、招行四方聯盟鏈商業應用成熟度驗證完成,開始醞釀商業化落地項目。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而在商業銀行方面,一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在探索。郵儲銀行聯合IBM應用於資產託管系統,民生銀行在票據和國際業務方面開展了一些內部試驗,浙商銀行上線數字彙票平臺等。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區塊鏈尚不完善和成熟,因此在金融機構體系內應用時,更多選擇一些交易量小的低頻業務參與試水。

作為P2P網絡、密碼學、智能合約等多項技術的集成,區塊鏈技術概念誕生已有十年,但仍未有大規模落地應用。

企業區塊鏈的挑戰與思考

當企業考慮採用區塊鏈技術時,將面臨幾個挑戰和問題。最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基本的區塊鏈技術尚未準備就緒,未經過大規模商業實施測試。除了交易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外,公司還面臨著獲得內部區塊鏈知識和開發人才的挑戰。

假設技術上的挑戰被克服了,公司必須評估一些重要的方案:儘管區塊鏈和分散式技術使數據穩健和完整,並允許中間人和第三方從數據庫和流程中解脫出來,但它們的交易處理時間更慢,數據隱私更低集中的數據庫和系統。

接下來,公司必須重新定位在價值鏈上的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客戶合作。許多區塊鏈使用案例涉及與這些的連接和共享數據庫的流程。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需要提出價值主張並說服這些方面共同合作使用新技術。

區塊鏈江湖:和數軟件積極鑽研場景應用

公司還需要管理監管和聲譽的風險:由於嚴格的監管規則,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必須認真對待區塊鏈的採用,各行業的保守公司都不願意與去年的ICO和加密貨幣熱潮形成負面關聯。

此外,在許多企業用例中,數據輸入以及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初始連接都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目前尚未解決信任和準確性的問題。如果數據不正確,那麼區塊鏈將代表錯誤的信息,並且其插入數據完整性的能力和“信任”將會進入的系統是毫無意義的。

區塊鏈本身有許多待解決和突破的技術短板,如分佈式賬本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多鏈平臺間的互通,廣域網部署中的性能問題等。此外,讓鏈圈的多方參與並達成共識是更大的挑戰。目前區塊鏈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大規模落地應用還很漫長,即使是最適用的金融、農業、食品追溯場景,探索時間也相對較長。在目前的研究格局中,小公司更偏向於做場景,而大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央行系的機構在區塊鏈技術儲備方面走在前列。今年2月,上海票交所上線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即上海票交所會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組織中鈔信用卡公司和四家商業銀行開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