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關山月的荔枝皆為即興之作,頗多生趣

關山月的荔枝皆為即興之作,頗多生趣

■關山月 丹荔圖

关山月的荔枝皆为即兴之作,颇多生趣

關山月 (1912-2000年)著名畫家,曾在“春睡畫院”隨高劍父學畫。

徐悲鴻曾稱其“紅棉巨榕鄉人”

■收藏週刊記者 陳福香 梁志欽

20世紀40年代, 徐悲鴻就稱關山月為:“紅棉巨榕鄉人”而關山月晚年也常用“紅棉巨榕鄉人”閒章,以示不忘故土情懷,紅棉和巨榕也是關山月喜愛表達的嶺南鄉土題材,此外還有芭蕉、丹荔等,這些嶺南地區標誌性的花木,自19世紀30年代起即為本土藝術家所關注,並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形式。

此後,居巢居廉兄弟更以寫生、寫實為志趣,大大擴寬了花鳥畫的表現題材,嶺南三傑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也不乏表現嶺南花木的佳作,這些都成為關山月表現嶺南花木的重要參照。

荔枝作為嶺南佳果, 歷來吟誦者眾 ,尤其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之詩句, 更是千古傳誦。荔枝入畫,早見於宋人冊頁之中,而嶺南畫家幾乎都畫過,關山月自然也不例外。關氏寫荔枝不多,皆即興之作,頗多生趣,作於1983年的《丹荔圖》即為其一也,該畫寫荔枝數串,擲散在地,配以竹籃和長柄鐮刀,頗具農家趣味。面上題識:“民安物單荔枝多,又到羅崗競踏歌。雨意賞梅嫌未足,老饕半日羨東坡。本歲曾赴羅崗作春雨賞梅,今值荔枝豐收,又作啖荔雅集,歸來得此口占併為圖之,聊以寄興耳。”記述了作畫的緣由和愉快的心情。《荔枝》(1984年)則寫蘇東坡“日噴荔枝三百顆”詩意,以焦墨寫葉,洋紅畫果,對比強烈,用筆老辣,頗具白石老人之風。而《荔枝圖》(1994年)是為孫兒寫生示範之作,既有筆墨趣味,有不失形態的生動。

值得注意的還有關山月的園庭系列作品,皆寫庭中花木,構圖都為正方形,頗具現代構成趣味,應視為關氏的實驗作品。關山月晚年堅持用古體詩表達新時代內容和個人情思, 這在同類畫家中是較為少見的, 但正是其對中國畫傳統詩畫結合模式的踐行。

此外,我們在關山月的晚年花鳥畫中, 可以看到其對傳統人文情思的轉化和延續, 正如其晚年所講的“繼往開來”, 尤其是通過花鳥畫的筆墨實驗, 來探討文人畫傳統,表現時代精神和新的個人情感, 這或許就是其花鳥畫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