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黃土地上6月天,看看麥收場上老人們都忙成啥樣兒


陝西省的合陽縣、澄城縣的黃土大溝中的夏收季節,傳統的農耕方式依舊存在,年輕人大都走出農村,留下老人們還在繼續著他們的農耕生活。

人力小平車拉小麥在河溝地區還是很方便靈活,雖然很是消耗體力,但是這千百年的運輸方式很適合在坡溝地使用。

小四輪拖拉機突突突的冒著黑煙,奔馳在打麥場上,一圈接一圈,四輪碾麥一小時30元,村子裡有專門碾麥子的小四輪出租。

一對母女在小麥場邊整理沒有碾過的小麥秸稈,北方小麥產區婦女們有用小麥秸稈製作篦墊片的習慣。

大溝裡的碾麥場上,一家人忙著翻場。

這戶人家把碾過第一遍後的小麥重新再攤上準備碾第二遍,這樣會把小麥粒全部碾下來,顆粒歸倉。

麥場上老人們很是疲憊,這位老人用毛巾擦汗站著休息一下。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在麥收季節不會回家,所以我們很難在農村見到青壯年男子。

因為現在村中勞力缺乏,所以現在大家就自發結合在一起互相幫忙碾場。一位男子抗著工具趕來幫忙。

一對老夫妻在卸小平車上的小麥,因為腳下打滑這位大嫂摔倒在地上,還好麥秸墊在地上她沒有受傷。

揚場是靠人工把帶麥衣的小麥揚起,藉助自然風力把麥衣分離。揚場的老人是位老把式了,我拍了他4年。

撥麥秸基是個技術活,滿身塵土和汗水的老人站在上邊吃力的幹著。

終於打完場了,這位大媽鬆了一口氣,扛著工具笑容寫在她的臉上。

又是一年麥收季,不知道這樣的傳統農耕還能持續多久?我們期待著農民的勞作機械化為他們減輕勞動負擔。【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