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出身農村回饋農村 京東劉強東精準扶貧超30萬戶

【PChome智能硬件頻道資訊報道】說到中國最“接地氣”的企業家,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無疑是其中之一。多年以來,出身農村的劉強東一直通過京東的扶貧行動帶領農村地區發展。談及做扶貧的初心,劉強東表示:“我本人來自農村,經歷過貧困,京東的員工很多也來自農村,有的就是來自貧困家庭。我從小就立志要通過讀書來改變周圍人的生活,後來我創業,一直秉持這樣的觀念,不斷創造更多的機會來幫助周圍的人。”

而京東壯大之前,劉強東對於扶貧的責任感就早已存在。早在2003年,在中關村創業的劉強東就帶領京東的幾十名員工到國家級貧困縣山西靜樂縣領養捐助了38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去年11月,京東生鮮聯合中國特產永壽館,通過京東秒殺、京東拼單等方式幫助酥梨滯銷的乾縣銷售酥梨10萬餘斤。

但是不同於以往的電商扶貧,作為企業扶貧的第一品牌,京東在2015年國家發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後不久,就和國務院扶貧辦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在京東的扶貧體系中,多個成功的扶貧案例被歸納成一條“新通路”:打造扶貧品牌、撬動當地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

例如,黑龍江北純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與京東合作,把原本因為交通,地理位置等原因銷量不佳的東北有機蜂蜜打造成口碑極佳的“北大荒”東北黑蜂蜂蜜。除了藉助平臺優勢和京東完善的物流體系,扶貧品牌還可以通過與京東金融合作,實現農產品種植閉環,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出身農村回饋農村 京東劉強東精準扶貧超30萬戶

“北大荒”先進的蜂產品加工生產線

除此之外,京東的品牌扶貧案例還有很多:竹溪魔芋、中澤橄欖油、陝西富鉀蘋果、“游水鴨”、“跑步雞”、“不二果”,一個個農產品扶貧品牌的建立幫助多個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京東藉助平臺有成千上萬商家合作的優勢,根據每一個貧困縣,找到合作品牌,去當地進行精準扶貧,這讓京東成為一個全產業鏈的複合平臺,融資、培訓、金融等全方面賦能,幫助貧困地區脫貧,這是粗放式的扶貧方式不可比擬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京東的品牌扶貧模式區別於提供資金和技術的簡單粗放的扶貧模式,提升區域經濟價值,提高農民的精神氣質與創新水平,實現扶貧、減貧、消貧。相比傳統的扶貧行動,京東的品牌扶貧模式展現了一個大企業扶貧的決心、視野與責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