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一句成名”的古代詩人你知道多少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南宋詩詞研究者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一書中,得出一個結論:〝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一首詩,不必句句都精彩,一個人,無需事事都拿手,只要一句精,一招鮮,就能聲名鵲起,天下聞名。

“一句成名”的古代詩人你知道多少

網絡圖片

白居易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得名

《唐摭言》卷七雲:〝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原上草送友人》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現在看來,白居易很自信,拿著一首詩,就敢闖京城。顧況很可笑,見了一個年輕人,不問青紅皂白,就說房價高,物價貴,京城居,大不易。不過這個顧況還算能夠慧眼識才。沒有他的〝名公先達〞,也就沒有眾人的〝遊談延譽〞。

賈島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得名

為了這一句詩,賈島思考了很長時間。究竟是用〝推〞字好呢,還是用〝敲〞字好?為此他還專門和京兆尹韓愈進行了切磋。〝敲〞打破了夜晚的寂靜,驚醒了陶醉的蟲鳥。〝推〞則如悄悄的我來了,悄悄的我又走,不告而進,給人感覺不禮貌。最後兩人商定,還是用〝敲〞。動靜合一,以動顯靜。源於這個故事,中國多了一個詞彙,叫〝推敲〞。作為苦吟派詩人的代表,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也成為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

“一句成名”的古代詩人你知道多少

網絡圖片

錢起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得名

當年錢起參加進士考試時,考題是〝湘靈鼓瑟〞,要求以此作詞。〝湘靈鼓瑟〞出自屈原的《遠遊》,講的是舜帝南巡駕崩,其妻娥皇悲傷至極,也死於湘江之濱的故事。錢起的答卷交上來之後,主考官李暐讀了又讀,愛不釋手。尤其是對結尾一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更是〝擊節吟味久之〞,以為絕唱。並說:〝此必有神助之耳。〞其絕妙之處,就在於描寫湘靈鼓瑟,戛然而止,彷彿在綠水青山之間,見到一個剛放下樂器,悠然遠去的神女形象。錢起也由此榮登金榜,一舉成名。

“一句成名”的古代詩人你知道多少

網絡圖片

張祜以〝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得名

這首五絕又題作《宮詞》,短短二十字,卻寫盡了宮人的悲苦:〝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詩中的每一句,都嵌著一個數字。特別是〝三千里〞和〝二十年〞,一個空間的距離,一個時間的跨度,將宮女的悲慘境地,描寫得淋漓盡致,給讀者一種無限悠遠、渺茫的印象。後來這首詞傳入宮中,唐武宗病重時,孟才人懇請為上歌一曲,唱到〝一聲何滿子〞,竟氣亟腸斷而死。這種至精至誠的共鳴,恰恰說明該詩的魅力。

如此一句 詩成名者還有很多:

孟浩然以〝微雲談河漢,疏雨滴梧桐〞得名;

韋應物以〝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得名;

李益以〝敲門風動竹,疑似古人來〞得名;

王勃以〝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得名;

李賀以〝華裾織翠青如蔥,入門下馬氣如虹〞得名。

一句詩成名,當然是令人榮耀和快樂的一件事情。但任何人的名文名句,都是艱苦積累和磨練的結晶。只有〝兩句三年得〞,才會〝一吟雙淚流〞。所以杜甫一直堅持〝為人性僻耽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寫詩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如果〝薄積〞就想〝厚發〞,那是不可能的。

“一句成名”的古代詩人你知道多少

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