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詩經草木魂》:物詩互見,美不勝收

《詩經》中那亙古不變的美好愛情,那灑脫飄逸的美麗辭采,那環佩清脆的美妙音韻,無一不美到極致。

而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則是那芳草萋萋、原野茫茫、水天一色的自然場景。先民們生於斯,長於斯,歌於斯,蔥蘢的綠意時時籠罩著他們。

一打開《詩經》,那些兩三千年前生長的種種植物,便穿越時空,枝枝蔓蔓、纏纏繞繞地長在眼前,長進心裡。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詩經草木魂·采采卷耳》

山西教育出版社

軟精裝

《詩經草木魂》是著名自然文學作家韓育生(筆名:深圳一石)先生撰寫、著名新文人畫家南穀小蓮(本名:高強)先生特邀作畫、著名設計師、中國最美的書獎得主韓湛寧先生傾情打造的關於《詩經》植物的解讀讀本。

叢書包括《詩經草木魂•采采卷耳》《詩經草木魂•蒹葭蒼蒼》《詩經草木魂•采薇采薇 》三卷,共解讀《詩經》中的植物130餘種。其中《詩經草木魂•采采卷耳》解讀了40餘種植物。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詩經草木魂》包含著至深的美感體驗,簡明如畫的生活雕琢,深藏幽曲的言外之意。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在書的編排體例上,除專文探討《詩經》植物所蘊含的精神外,還介紹了關於植物的知識,對植物的分類、名稱、屬性、習性等作了確切描述。在書的呈現形式上,我們運用了各種新穎的材料、工藝等手段,塑造全方位的書籍之美與閱讀之美。書中繪製的古典風格的彩色插圖,再現了植物的形象與《詩經》的意境。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 ◆ ◆ ◆ ◆

韓育生(筆名:深圳一石),國內首屈一指的自然文學作家,自2007年《美人如詩 草木如織 : 〈詩經〉裡的植物》出版後,傾心《詩經》研究與創作。他研讀的關於《詩經》的著作既有前人對《詩經》的解讀,也有古今中外關於《詩經》植物的研究專著。同時,作為自由作家的韓育生走遍了《詩經》發生地的荒郊野外,實地考察研究《詩經》裡的植物,以便使自己的作品更客觀、更生動。

《詩經草木魂》不是《美人如詩 草木如織——詩經裡的植物》的改寫和修訂,而是韓育生在十年的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歷的基礎上,對於《詩經》的全新理解和解讀,真可謂十年磨一劍。本書雖然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但植物其實只是韓育生解讀《詩經》的楔子,《詩經》給人帶來的美的愉悅、《詩經》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才是作者韓育生所看重的。

◆ ◆ ◆ ◆ ◆

南穀小蓮(本名:高強),新文人畫家,受本書策劃、設計、主編韓湛寧之託,耗時近兩年通讀研究《詩經》與詩經草木,幾易其稿,潛心創作一百多張《詩經》植物圖。他的畫沒有技法上的繁瑣、構圖上的繁雜,借沒骨畫的技法,用極簡的方式來表達植物的生動形象與又傳達了《詩經》的悠遠意境,兼具中國文人情懷與科學精神。

◆ ◆ ◆ ◆ ◆

韓湛寧,著名設計師,中國最美的書獎、德國紅點獎“Best of the best”大獎獲得者。以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詩經》的執著,本著打造最美好的事物的願望,投入了十八個月的精力,反覆打磨,六易其稿,終於使《詩經草木魂》呈現形式與文字、畫作達到了相得益彰的境界。

詩經草木魂•采采卷耳

《詩經》是中國人心靈之光的投射,是我們情愫底色的倒影。我們心裡的悲喜情愁,一遇上《詩經》,讀透“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洞察與傾訴,便會有一種充沛的湧動在心頭泛起,好像有一股被遺忘的力量,被來自久遠的《詩經》的召喚喚醒。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詩經》的榮光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深埋於這種心靈感應的自我生髮當中。越是心靈的生髮,於每一顆獨立的心靈,越是見出別樣的感受。一首看似簡妙,隱隱有不發之力頂著人心的傑作,之所以包羅萬象,也正是這個原因。詩論中常說“言已盡而意無窮”,指的正是驚醒了一顆靈魂達到的效果。

——摘自 自序一 器與魂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詩經》裡交織於情感愛怨的植物讓我安穩,沉靜,彷彿千年的鄉愁終於有了慰藉之地。自然賦予了它們生命,也賦予了我們創作的藝術源泉。

——摘自 序二 千年的鄉愁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作者:南穀小蓮)

我們身處的時代,極少有這樣鮮明永恆的女子形象,我們極少想象一雙巧手採摘一片綠葉,如採摘萬物中之一魂魄。那是唯有女子愛戀中的敏感纖巧才能觸碰的神秘,是時間和心在萬物山巒上開成一朵花,把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投影下來。女人們在一個平衡世界的舞臺上,或許有更多的堅硬和鋒芒。但讀這樣的詩,內心浮現的女子,依然讓人不忍,讓人哀憐,讓人敬重。

——摘自 卷耳—隱於思念—蒼耳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作者:南穀小蓮)

《桃夭》那麼鮮明響亮的內涵和音韻,其中的光彩和自由不像是單純為詩而作。寫下《桃夭》的,一定是個博識、格物的大詩人。如此平常的一棵桃木,在他眼裡,不僅打通了萬物機變流經一棵草木發生的感應,還將生死盛衰包圍的神秘變化同社會與人相通的情理融匯到質樸明亮的日常語言裡。因為有這樣的體悟在,時間空間的通道,藉著一朵盛開的桃花,藉著一個飽滿的桃子,藉著枝葉繁茂的桃林,一一打開。千年的美與知,就像緩緩流淌的河流,澆灌進一路上流經的無數枯燥困惑的心田裡。

——摘自 桃夭—若宜便好—桃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作者:南穀小蓮)

一次美好的相遇,雖然心痛遠大於圓滿,但卻將我的生命變得更加輕盈,更加清澈。我的心,在愛與思中變得真切起來。我一直都不相信,這樣的相遇,一旦分離,便成絕戀。

——摘自 漢廣—失戀即訣戀—蔞蒿

以上內容摘自《詩經草木魂•采采卷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