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甘肅武山縣端午故事——旋鼓

6月14日,臨近端午佳節,甘肅沐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在武山縣百泉村幼兒園舉辦“爺爺奶奶一堂課|端午的故事-旋鼓”主題活動,共有80多位幼兒園的小朋友聆聽了李應賢爺爺分享端午與旋鼓的故事。

甘肃武山县端午故事——旋鼓

端午佳節,武山縣百泉村及周邊村莊的村民在大王廟、人民舞臺廣場等地分別打旋鼓,因歷代史料沒有詳實記載,鮮為人知。一般認為始於漢、興於宋、盛於明。

起源大概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起於祭祀,遠古羌人為使神靈降福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打鼓娛神,旋鼓從這裡開始。武山縣古稱豲道,是羌人長期居住的地域,縣內不少地方都有旋鼓燒香,祈禱平安的傳統。另一說認為起源於擊鼓驅狼,先民為了抵禦狼群對人畜的攻擊,用鼓聲震懾驅趕狼群,使它們不能侵害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當春末夏初,草木繁茂時節,狼群便開始繁衍生育,四處出沒襲擊羊群,擊鼓威嚇狼群也正是在這個時間段。

甘肃武山县端午故事——旋鼓

李爺爺接著講: 武山縣百泉村端午佳節在大王廟舉辦的旋鼓表演,是古時候的一種祭祀活動,叫爨(cuan)神,是為供奉的伍子胥大王的一種祭祀儀規。 "爨"(音cuan)字,古人這樣記敘:鍋蓋頭,食物腰,石板下面林火燒。現代"爨"字的記法是"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燒"。

甘肃武山县端午故事——旋鼓

隨著李爺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邊講解邊表演主題課結束後,李爺爺特意拿來許多旋鼓當面教小朋友們打起了旋鼓。

甘肃武山县端午故事——旋鼓

孩子受教育,老人得尊重,文化有傳承

甘肃武山县端午故事——旋鼓

敬請聯絡和公益

郵箱:[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捐贈支持更多孩子聽爺爺奶奶一堂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