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清明節,既是踏春節,又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雖然溫度較前幾日有所下降,但絲毫未影響遊客出遊興致。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踏青賞花,掀起了我區假日旅遊新高峰。全區各部門及相關鄉鎮協調聯動、周密部署,清明小長假期間全區旅遊市場秩序良好。主要情況和特點如下:

一、總體情況

清明小長假期間,全區遊客接待量及旅遊收入持續穩定增長,4月5-7日,共接待遊客18.97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865.32萬元。其中,明月峽、曾家山、雪溪洞、水磨溝四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4.75萬人次,同比增長47.64%,累計門票收入177.77萬元,同比增長55.94%;全區鄉村旅遊累計接待遊客4.225萬人次,同比增長58.23%,累計營業收入2687.55萬元,同比增長48.11%。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二、主要特點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總體呈現以下顯著特點:

(一)踏青賞花遊倍受青睞。清明時節,朝天區變成了花的海洋,櫻花、梨花、桃花、油菜花、辛夷花競相綻放,吸引遊客駐足觀望、拍照留念,賞花遊、鄉村遊、攝影採風遊等的遊人絡繹不絕。蒲家、沙河草莓採摘園、羊木油菜花、汪家鄉野菜基地、曾家山等鄉村旅遊點均成為自駕遊客賞花的目的地。登高賞花、挖春筍、挖折耳根、摘香椿、品嚐地道的農家風味等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火爆,有效提升了鄉村旅遊效益。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二)家庭自駕遊佔據主導。清明節是祭祖掃墓和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於假日的安排也日益豐富,逐步形成了“祭掃+出遊”的休閒方式。清明假期作為春節黃金週過後的首個假期,隨著我區旅遊產品不斷豐富、旅遊公共信息服務日漸完善、旅遊交通條件的明顯改善,自助、自駕遊成為假日旅遊的主力軍。遊客以周邊城市遊客和市民出遊為主。由於清明小長假只有三天,時間短,客源結構仍以來自成都、綿陽、重慶、南充、西安、漢中等地的中短程遊客為主,且大多為家庭式小團體遊客。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三)高鐵出行遊備受熱捧。隨著西成高鐵的通車,大大拉近了城市的距離,為人們的賞花之旅豐富了選擇。高鐵帶來的便捷出行,在拓展了人們春季賞花踏青的路線同時,又豐富了旅客出行個性化選擇,讓旅客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賞花線路,提升了出行的幸福體驗。

(四)假日旅遊市場平穩有序。我區將旅遊安全工作作為清明小長假的首要任務。節前,區旅遊局會同區安監局、區商務局等部門對旅遊市場、旅遊景區進行了大檢查,同時節假日期間不定時對景區進行安全檢查。整個清明小長假期間,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天開通旅遊投訴、諮詢電話,做到快速聯絡處理各類旅遊投訴,接收遊客諮詢。小長假期間,全區旅遊市場秩序井然,無一起安全事故,無重大投訴,呈現出安全、有序、規範、文明的良好氛圍。

2018年清明節朝天區旅遊情況綜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