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大年初一,皇帝接受朝賀,群臣醜態百出,一位將軍喪命

人是血肉之軀,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一個人屬於精力旺盛的天蠍座,鬥志沖天的白羊座,如果不受約束,不加節制,體力也有透支的時候。

明武宗朱厚照,生於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申時(1491年10月26日下午15時—17時),是個太陽星座為天蠍,上升星座為白羊,精力充沛、做事乖張、無拘無束、我行我素的皇帝。他短暫的一生鬧出不少離經叛道之事,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年初一,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卻被他搞得相當亂套。

大年初一,現在稱春節,明朝時稱元旦,或正旦,為新年之始,意義重大。《明史·禮志》記載,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年)“定正旦朝會儀”,規定正旦這天早晨,皇帝要在奉天殿接受朝賀。百餘年來,歷任皇帝皆遵守祖制,屆時群臣跪拜,山呼萬歲,朝服錦衣,歌舞融融,場面非常隆重。

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年初一,也舉行了正旦朝儀。《明武宗實錄》載,“正德十一年春正月癸未朔,上詣奉先殿、奉慈殿,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禮畢,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慶賀禮”,看不出有何不妥之處。

然而,到了初六日,浙江道監察御史程啟充的一道奏疏,讓人瞠目結舌。程啟充是明朝有名的諫臣,敢說實話,敢講真話,且不惜逆犯龍鱗。

程啟充在奏疏中直言,“近者,正旦令節,文武百官、四夷八蠻待漏入賀,迄酉而禮始成,及散朝則夜已久矣”(《明武宗實錄》)。《明史·程啟充傳》也有類似記載,“十一年正旦,群臣待漏入賀,日晡禮始成,及散朝,已昏夜”。

正旦朝儀,是有時間的,辰時。百官早早就到了,但武宗因為前幾日體力透支,睡過了頭,遲遲不露面。天大亮了,武宗還沒露面。到了午時,武宗仍沒露面。到了申時,武宗才露面。等朝賀儀式結束,已經到了酉時(下午17時—19時)。原本是上午就該完成的事情,一直拖到日落,正旦朝儀成了正昏朝儀。

武宗睡得很香,可苦了文武百官。這些官員從卯時(凌晨3時—5時),一直熬到昏夜,站得腰痠腿痛。有金吾衛設護衛官於殿內及丹陛,陳甲士于丹墀至午門外,錦衣衛設將軍于丹陛至奉天門外,另有御史全程監督,百官水米不進,話不敢說,屁不敢放,連內急都得憋著。一天下來,苦不堪言。

朝儀一結束,武宗一退朝,百官就亂了。

《明武宗實錄》記載,“及散朝則夜已久矣。枵腹之眾,奔趨赴家,前僕後躓,互相蹂踐,有將軍趙朗竟死禁門,其他臣僚以下失簮笏,毀冠裳,至相慰以得生為幸,而午門左右,吏覓其官,子呼其父,僕求其主,喧如市衢,聲徹庭陛,見者失色,聞者寒心”。

《明史·程啟充傳》記載,“及散朝,已昏夜。眾奔趨而出,顛仆相踐踏,將軍趙朗者,死於禁門。”

餓了一天,累了一天,憋了一天,誰人能受得了?因為急著往家趕,相互推搡,以至於發生嚴重的踐踏事故,百官丟盔卸甲,醜態百出,一名叫趙朗的將軍更窩囊,跌倒後竟被如潮的人群活活踩死,大年初一來拜年卻丟了命。

這件事,責任在百官,更在武宗。為此,程啟充懇請武宗,“具奏其狀,請帝昧爽視朝,以圖明作之治”(《明史·程啟充傳》),“伏願昧爽而起,勤於視朝,迸棄宴遊,益崇兢畏,則與古帝王同一道矣”。聞聽此訊,武宗也覺得過意不去,於是“賜文武官假五日”(《明武宗實錄》),讓他們好好休整一下。

然而,武宗喜歡無拘無束慣了,把程啟充的話當成耳旁風,依然夜裡精神,白天萎靡,“邇來月不數朝,朝或入夜,……免朝日多,視朝日少”(《明武宗實錄》)。武宗不視朝,給後來的世宗、神宗帶了一個很壞的頭。(劉秉光)

大年初一,皇帝接受朝賀,群臣醜態百出,一位將軍喪命

大年初一,皇帝接受朝賀,群臣醜態百出,一位將軍喪命

大年初一,皇帝接受朝賀,群臣醜態百出,一位將軍喪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