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英特爾擬收購美光?為收購高通博通CEO連名字都改了

上個週末,有報道稱英特爾正在和美光談判收購事宜,英特爾計劃以每股70美元的價格,以股票+現金的方式收購美光,據說,兩家的董事會都已經批准了這筆交易。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rian Krzanich表示:“在未來十年內,隨著萬物皆是數據時代的來臨,內存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我們認為,與美光合並完全符合我們當前在數據中心和新的以數據為中心的應用中的地位。”

Brian Krzanich繼續解釋了為什麼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收購美光:“一方面,我們面臨的市場銷售下滑,股價卻在上漲,美光銷售額增加,股票卻在下滑,這種股市的失常表現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無法忽視的好機會。”

英特爾擬收購美光?為收購高通博通CEO連名字都改了

據悉,英特爾對美光發起收購的部分原因在於受到了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當局要求英特爾停止與中國的合作,特別是那座計劃向中國轉移技術的新存儲器晶圓廠。

相關消息還有,特朗普政府呼籲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終止向中國大陸的出口。美國政府正在給中國製造軍事和經濟威脅,利用CFIUS和秀軍事力量的組合手段,阻止向中國輸出先進的芯片技術。

此外,博通CEO陳福陽發誓稱,將繼續遊說美國政府,允許它繼續收購高通。

博通-高通交易失敗促使英特爾收購美光

英特爾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既然博通收購高通已經失敗,那麼我們(英特爾)就可以不必擔心出現新的芯片巨頭,從而放開手收購合適的標的。”我們感覺,英特爾-美光收購案更像是監管部門強力促成的一筆交易,因為這兩家都是美國公司,而且都面臨來自國外公司的強烈競爭。收購完成後,英特爾將再一次超越三星,奪回全球芯片市場領導者地位。

英特爾擬收購美光?為收購高通博通CEO連名字都改了

合併的推動作用

這筆收購還會帶來一些其它好處。作為政府預先安排的協議的一部分,英特爾需要將公司總部遷至愛達荷州博伊西,從而支撐政府當局為美國中心地區和加利福尼亞州帶來更多就業機會的目標。

一位白宮發言人表示:“我們支持芯片行業向發源地和根基所在地愛達荷州的迴歸。”

英特爾回到原點

通過和美光的合併,英特爾正在迴歸早期作為內存製造商的角色。英特爾於1970年推出了代號為1103的1K字節DRAM芯片。到1974年,它就控制了DRAM市場80%的份額,直到後來被國外的競爭對手超越。英特爾CEO Krzanich先生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重新奪回內存市場的大量份額,如果一次不成功,就繼續試下去。。。”

叫停半導體設備廠商向中國的出口

作為中美貿易戰的一個措施,美國政府先發制人,叫停了“向中國出售任何包含美國專屬技術的半導體設備。”

特朗普總統高調宣稱,這一決定是旨在全面限制中國經濟和軍事野心的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

白宮新聞秘書Sarah Sanders進一步詳細介紹了具體的公司及相關產品。“半導體設備禁令中包括Veeco公司製造的用於"烘烤"芯片的激光退火系統,Lam Research製造的用於使用SADP(自對準雙重圖案化)印刷技術在芯片上創建"波紋或褶皺圖案"的蝕刻系統,應用材料公司製造的具備沉積獨特物料層能力的沉積設備。我們還希望限制和Pringle公司開發的可在獨特單一保護封裝中堆疊芯片的芯片封裝技術相關的設備銷售。”

特朗普繼續掰扯道:“美國大眾對所有這些芯片技術被銷售到中國後的真實目的一無所知。我們將繼續保護美國芯片行業,並保護其產業工人,這樣美國人就可以繼續自由使用美國本土製造的為下一代打造的安全芯片。”

博通的進一步“美國化”

為了獲得繼續收購高通的機會,博通加快了將總部和合法永久住所搬到美國本土的步伐。這也是為了完成對博科的收購,與美國CFIUS部門簽署協議的一部分。

在一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有一處需要注意的特殊地方,博通宣佈其首席執行官Hock Tan已合法改名為“Harold Thomas”。

此外,還有消息稱,特朗普將與Thomas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一次“媒體拍照會”。據說,特朗普表示:“我以前從未見過這位Thomas先生,任何美國人,無論他想幹什麼,只要能夠從亞洲帶回來工作崗位,都會得到我的全力支持。”據說,CFIUS正在重新評估對博通的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