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爭搶賽道:數字錢包的流量紅利

爭搶賽道:數字錢包的流量紅利

流量即紅利。

這是一個人人搶佔流量入口的時代,這個入口可以是2017年被資本推上風口的共享單車,也可以是存儲數字貨幣的數字錢包。

自2016年11月以太坊輕錢包ImToken上線以來,其積累的資金量已超過35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

把ImToken和Coinbase做對比,是因為數字錢包和交易所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入口。

通常投資者會將數字貨幣會存儲在數字錢包或者交易所,到底哪種方式更好?

錢包和交易所孰優孰劣

算力智庫之前的文章《學院 | 財富一夜歸零的風險,隨時會出現》曾系統介紹數字錢包。

“數字錢包並不存儲數字貨幣,只是數字貨幣存儲在區塊鏈上的地址,它實際上是一個秘鑰(包括公鑰和私鑰)管理容器。用戶通過秘鑰,可以處置錢包內的數字貨幣”。

數字錢包差不多相當於一個私人存款賬戶,有線上和線下之分,前者稱為熱錢包,後者就是冷錢包,都不絕對安全。

360信息安全部發布的《數字貨幣錢包安全白皮書》顯示,80%數字貨幣錢包有安全隱患,其中21%操作存在截屏、錄屏記錄,26%未檢測到系統運行環境,9%出現了錢包APP偽造漏洞,6%交易密碼未檢測弱口令,38%核心代碼未加固等。

此外,密鑰極易因為黑客惡意攻擊、忘記私鑰助記詞、記錄私鑰的介質損毀等原因丟失,且私鑰沒有其他地方可保存,導致等同於丟失所有貨幣。

交易所雖然不需要用戶備份私鑰,但面對黑客攻擊,抵抗力並沒有想象中強。

3月7日,三大交易所之一的幣安,因遭受黑客攻擊,導致用戶無法提幣;1月,Coincheck遭到黑客攻擊,被盜走26萬名客戶共計價值5.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全球排名前十的交易所也還是會經常受到黑客攻擊,故交易所的安全是否比數字錢包要高,仍需打個問號。

目前所有交易所的服務器均在海外,不受中國法律管轄,交易所用戶權益不受中國法律保護,即用戶的資產安危只能寄託於交易所的道德自律。

這個只能說,將數字貨幣存儲於數字錢包和交易所,各有利弊。

ImToken有足夠能力抵禦攻擊?

在以太坊創建MyEtherWallet和MetaMask等錢包前,ImToken是用戶可以在移動設備上使用的唯一可靠的移動錢包,相較於其他錢包,具有先發優勢。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ImToken在成立的兩年內,日均轉賬量佔據以太坊生態的10%,處理超過350億美元的資金量,這一數額大於美國銀行的99%。

有報道稱,ImToken最高單日增長超過10萬用戶,月活用戶超400萬,可見其影響力和市場滲透率。

即使ImToken目前在數字錢包市場佔有率第一,但是面對雜亂的數字錢包市場,也無法做到足夠安全。

相較於ImToken只能存放以太坊系智能合約幣,比特派兼容所有早期古幣和智能合約幣;Kcash目前坐擁70萬用戶,同時已開發了七八條公鏈,在構建商業模式時,擁有更多想象空間。

ImToken既要保持自己跟老對手的競爭優勢,又要提防後來者居上,即使現在形勢較好,內裡應該也不輕鬆。

新跑道受資本高度青睞

5月31日,ImToken宣佈獲得IDG資本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2016年6月,其斬獲天使灣創投等天使輪投資。

事實上,數字錢包在最近一年以來,受到資本高度關注,且其落子極其頻繁。

2017年6月23日,Blockchain宣佈獲得Lakestar領投的4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8年1月19日,Ledger SAS獲得風投機構Draper Espirit領投的6100萬歐元新一輪融資。

2018年4月18日,Cobo完成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線性資本和峰瑞資本。

2018年4月27日,TokenPocket宣佈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Byte Capital等。

2018年5月4日,Kcash宣佈獲得數千萬元新融資。

顯然,資本意識到了錢包作為區塊鏈除交易所之外的應用入口可能帶來的流量紅利,因此紛紛出手爭搶。

資本的力量能提高滄海桑田的變化速度,那麼對於錢包,鉅額資本快速湧入,能催生出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新業態嗎?

錢包巨頭,未來會是應用模塊的一部分,還是會成為新生態系統的超級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