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山海龍紋高足碗》珍賞

明永樂《青花釉裡紅山海龍紋高足碗》珍賞

花釉裡紅,乃我國傳統制瓷釉下彩裝飾之一。把青花與釉裡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給人以獨特的藝術視覺,其創於元代,明清續傳燒造。

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瓷業興盛,工藝水平進一步提升。這期間的青花釉裡紅較之元代可見明顯進步,尤其是釉裡紅呈色更加純正。至今來看,永樂青花釉裡紅品種,器形多樣,雖不罕見,然亦是遺存不多,有的器形則十分罕見,沒有人敢言所見已全,沒有公博洋館敢說所藏已盡。

今日賞瓷,特將愚帳中所藏之一的,一件十分少見的永樂青花釉裡紅高足碗擇出,拍照亮相,發之於博客公展,與眾藏好,共同鑑賞之。

首先鑑賞形紋。觀其器形,則是典型的類直筒足高足碗。其器形飽滿,挺拔規整,口徑約13.8釐米,高約10釐米,乃碗之形無疑。其紋飾乃為龍、山、海三種紋飾組合,整體而言,相對而言在現今的遺存中,這一組合紋飾少見。可見青花龍紋描繪遒勁兇猛,扭曲舞動,翻騰自然,其風格乃具元末明初之典型形態。此外,在其足部以青花描繪山紋,釉裡紅描繪海水紋整體紋飾,其用筆酣暢,線條流暢而自然,形態十分靈動,神韻盎然。其青花髮色深沉,有暈散,應為蘇料,釉裡紅濃淡適中而色感純正。一句話,其紋飾應屬精到矣。

續觀其款識,在碗內璧底部正中,有青花三圈,圈中再繪永樂瓷款典型的花邊篆書款,“永樂年制”四字,其書寫古樸爽真,清晰可辨,青花髮色深沉純正,款外加三圈則是十分少見,然無疑問之處。而再觀其底,耄耋之相凸顯,可見胎質緻密,雖有土沁黃老垢,然可識乃為白胎。整體釉色包漿溫潤有加,純真自然,毫無賊光之氣,故結合整體紋飾款識特徵,溫潤的釉色和包漿,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可謂一眼開門見山,毋容置疑之永樂遺物矣。

餘不多言,以愚之眼界所及,廣泛檢索公展,此“永樂山海龍紋青花釉裡紅高足碗”,雖不言之絕無僅有,然亦是相當罕見的。故,雖未見公博洋館展示,然基於古器之遺存,天下無人無館可囊括的科學觀點,只要器物經得起審視考辯,則其真實無疑矣。因此,其作為永樂年間之稀罕器形瓷物遺存,其收藏價值則是不言而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