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考研到底有多難?看完這難度等級表,跪了

有人說高考比考研難,因為高考要天天練、週週練、月月練,還有一模二模三模等著你;也有人說考研比高考更難,因為....因為高考的時候都沒禿,考研的時候禿了,扎心啊。

考研到底有多難?看完這難度等級表,跪了

其實吧,考研的難度也是分等級的,就比如下面這個等級表:

考研到底有多難?看完這難度等級表,跪了

顏色越深,難度越大

等級一:本地區、本院校、本專業

難度最小,小到不接受反駁的那種,各種資源全都佔了:專業課複習資料不用愁,學校打印店什麼的隨便去找;報錄數據不用愁,每年招多少人,多少推免的,分數線多少,簡直就是知根知底;人脈關係不用愁,有些導師還是本科專業課老師;初試分數可能不愁,本科跟老師關係不錯,報他門下過線基本上就沒問題;研究生學長學姐不愁找不到,走兩步到實驗室、教室活捉幾隻···

所以,屬於等級一的同學,一定要張開嘴邁開腿,這麼多資源好好利用,考研輕鬆很多哦~

等級二:本地區、本專業、跨學校

跨學校也要分跨的遠近,比如跨到隔壁的學校,跨到對門的學校···類似這種的比第一等級難一丟丟,難在人脈資源不方便獲取,不過休息的時候騎個共享單車就過去問問唄~再稍微難一點的就是需要坐公交去了,到學校書店打印店打聽專業課資料,向本專業的學生打聽報考信息,相對於跨地區還是會方便一點的。

等級三:本專業、跨地區、跨學校

絕大多數考研er都屬於等級三,唯一的優勢就是本專業了,專業課學習會比跨專業的相對容易。難就難在跨地區、跨院校,報考一個自己之前完全沒有詳細瞭解過的院校,各種信息都需要一點一點蒐集,報錄數據比如說招生人數、分數線等只能從網上看,聽各種小道消息,真實性和實用性還不確定,有時候專業課資料都不知道在哪買,簡直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等級四:本地區、本學校、跨專業

和等級一相比,等級四最大的特點是跨專業,跨專業考研的難度可想而知,從頭複習一門專業課比重新開始蒐集信息難度大多了,而且還要面臨著複試中老師會“多多關注”跨考生這道門檻,而且跨專業考生很多都是很早就開始複習專業知識,只有紮實專業知識,才能在那些學了三四年的本專業研友們當中競爭脫穎而出。所以跨專業的老鐵們,要在心理和時間精力上做好足夠的預期!

等級五:跨地區、跨專業、跨學校

三跨最難,同樣也是不接受反駁的那種難,三跨考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勇氣!三跨除了要面對蒐集院校報錄數據信息、蒐集專業資料、找資源的問題,還要承受巨大的心裡壓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對,身邊朋友的不看好,還有自己內心偶爾不堅定的崩潰,不知道能不能考過那些本專業研友……

考研到底有多難?看完這難度等級表,跪了

不管你是第幾等級,都有難的地方,小文有以下幾點要提醒大家:

1、積極努力蒐集院校及報考信息

不要讓選擇大於努力這種“悲劇”發生在你的身上,要積極努力的蒐集相關信息。

2、做好整體規劃

規劃很重要,縱觀全局,什麼階段做什麼事,保證進度不落後,英語考研整體規劃以及月曆19考研|複習備考日曆,請收下!

3、制定具體時間表和複習計劃

有時候學不進去早出晚歸總感覺沒學到東西,那一定是你的時間安排和複習計劃沒有做好,一份好的時間表能讓你作息規律,學習有精神,一份好的複習計劃表能讓你高效率學習,兩者結合能督促你向前進,每天看著計劃表上的一個個對勾,也會有滿滿的收穫感,自信心也倍增,心態就好。

4、提高學習效率

關於如何提高效率,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裡學習一整天,效率不高怎麼辦?

5、及時回顧總結

不回顧不總結等於白學,經過消化後的知識才算是掌握了,最終才能答到卷子上。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善於回顧總結,每天的回顧,每週的總結,每一個階段的總結,每一個科目的總結等等,千萬不要偷懶,更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以為這一整天安靜的在教室裡學習就很滿足,一定要回顧複習才能算時間沒白花。

6、保持良好心態

心態的好壞直接作用在學習效率上,比如說情侶鬧彆扭、寢室關係不合、自習室環境等都會影響到心態,這時候你要分清主次,該剋制的時候剋制,該佛系的時候佛系,儘量保持周圍和諧的關係,如何保持良好的室友關係和情侶關係。

7、堅持就是勝利

有些同學開始複習的早,現在就到了瓶頸期,感覺每天都很累,有點力不從心。除了告訴你們要堅持,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自己的複習計劃和作息時間,不說每天了,至少一週鍛鍊一次身體,讓自己小小的放鬆一下,後面衝刺時間會更緊張,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堅持到最後的基礎,沒有了健康一切免談。及時調整才能更好的堅持!

(免責及版權聲明: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