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新一輪產品漲價潮來臨 概念股獲機構資金關注

紅刊財經 劉增祿

在A股市場中,漲價概念多年來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很多超級牛股均從其中誕生,如2017年鋼鐵板塊中的方大炭素、化工闆闆中的滄州大化等,均因漲價而出現翻倍上漲行情。今年5月份,漲價概念再度歸來,以啤酒、造紙、化工、水泥等為代表的多個行業再起產品漲價一說。多位業內人士向《紅週刊》記者表示,在成本變化不大的背景下,產品價格的上漲能直接增厚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進而對其二級市場股價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

新一輪產品漲價潮來臨 概念股獲機構資金關注

新一輪產品漲價潮來臨

5月份以來,在市場震盪攀升的同時,有多個行業的產品出現價格上漲一說,推動相關板塊個股持續表現。如有漲價一說的食品飲料板塊中的啤酒板塊就表現的最為亮眼,板塊中的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階段漲幅均已超過了20%。分析啤酒股的集體上漲的原因,除二、三季度傳統消費旺季的來臨和即將召開的世界盃因素的加持,啤酒產品提價則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多年未曾漲價的啤酒業在今年年初時就已有動作,當時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等公司均以成本提升等理由宣佈漲價,而啤酒價格的上漲所帶來的利好也直接體現在當季業績表現上。從該行業2018年一季度的整體業績表現看,整體實現了14.52%的同比增速。如今,隨著夏季消費旺季的來臨以及有男人最愛的足球世界盃的即將召開,啤酒公司再次按下了漲價按鈕。有媒體稱,青島啤酒旗下青島優質品牌即將提價,單款單箱全國提價2元。據青島啤酒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提價日期在5月20日。而在青島啤酒落實新的提價政策後,預期其他啤酒品牌也會如今年年初時提價態度,會試探性地跟進。

對於有漲價預期的啤酒股,深圳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在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資者近期可以適當關注,理由是啤酒漲價能很有效的增厚啤酒生產企業的利潤,同時啤酒板塊還在旺季受足球世界盃的影響而銷售明顯提升,“從歷史數據看,世界盃期間啤酒的銷量增速還是非常可觀的”。

與啤酒股類似,造紙板塊公司5月份股價的異動也是源自產品價格的大幅提升。5月7日,造紙板塊集體上行,行業內24家公司無一下跌,宜賓紙業、美利雲當日股價強勢漲停。在紙業公司中,中順潔柔5月份表現最優,截止5月16日已累計收穫了13.08%的漲幅。

從消息面看,推動造紙類公司的月內明顯向好表現的原因是:5月1日~4日,全國共有32家紙廠宣佈漲價,各紙種漲價幅度在每噸100元~300元不等。其中,主流高克重瓦楞紙全國均價在每噸4350元左右,相比年初上漲了11%以上。

對於造紙業產品價格的上漲,市場分析認為,這主要基於兩大邏輯:一方面,受環保強監管態勢延續影響,季節性限產以及落後產能的不斷出清,推動造紙行業供給端持續收緊,供需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上漲帶動企業採購成本的提升,在對紙製品價格形成支撐的同時,也強化了龍頭企業提價的訴求。綜合來看,主要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再疊加人民幣匯率的強勢表現,將使得造紙行業景氣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申萬宏源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對《紅週刊》記者明確表示,在產品成本變動不大的背景下,產品價格的上漲可以最直接的增厚上市公司的業績,這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年報、2018年一季報中已得到充分的體現,新一輪漲價利好會體現在中報或三季報中。

產品漲價有效增厚上市公司業績

其實,對於漲價帶來的利好,回顧2017年那一輪漲價結果即可清晰看出對相關公司業績的幫助,以上市鋼鐵股為例,行業整體在2017年實現了396.34%的利潤同比增長。34家上市公司中有31家全年利潤以增長收官,25家業績增幅超過100%。

分析鋼鐵股2017年業績快速增長的原因,鋼價的持續上漲絕對是最大的“功臣”,韶鋼松山、包鋼股份、柳鋼股份等公司無一不是受益於此。隨著時間推移,鋼鐵股在2018年一季度延續了2017年利潤增勢,整體淨利潤在一季度再次同比增長了98.83%。從多家公司給出的業績增長原因看,鋼鐵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是主因。

在今年最新的中期業績預期中,8家公佈了中期業績預期的鋼鐵股中有7家上半年業績預喜。沙鋼股份、常寶股份、久立特材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速更是在100%以上。其中,增長預期最高的沙鋼股份明確表示,業績大增的原因是鋼材價格同比漲幅較大。

同樣是身為強週期類公司,通過主導產品漲價而業績快速增長的還有水泥板塊。在剛剛落幕的2017年報和今年一季報中,上峰水泥、華新水泥、萬年青等水泥生產銷售企業的業績暴增同樣是得益於水泥產品銷售價格的大幅上升。如今時間步入傳統開工期,基建需求的增加使得水泥價格得到進一步上漲,而這也推動了相關公司的利潤增厚。有消息稱,繼廣東地區多家水泥企業集體通知下游客戶上調水泥出廠價格後,近日浙江、安徽和湖北等地的水泥市場價格環比也在繼續上行。

而除了鋼鐵、水泥等強週期股外,醫藥板塊中的維生素類公司也因維生素市場需求的增加而價格得以大幅上漲,2017年以來的整體業績增速強勁。數據顯示,東北製藥、花園生物、新和成、億帆醫藥、金達威等公司2017年、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速始終保持在30%以上。從最新公佈的2018年中報預告看,因維生素價格的上漲,新和成、金達威已提前鎖定了繼續快速增長的預期,中報預增幅度均超過了200%。

導致維生素價格這一輪上漲主因是,2017年9月德國巴斯夫檸檬醛廠因爆炸事故停產導致維生素A、維生素E上游原料缺貨。國聯證券分析師馬群星表示,根據巴斯夫公告,路德維希港工廠檸檬醛開啟後仍需幾周的時間保證工藝穩定運行,裝置恢復後,在兩個月內會恢復8成下游產品的生產,會優先維生素A的生產,隨後恢復維生素E的供應。預計巴斯夫的維生素產品恢復供應需要在第三季度,因此在這期間維生素的供應仍將保持緊張。

此外,除了已經在中期業績預告中明確因漲價因素將繼續業績被增厚的板塊公司外,桂浩明和羅偉冬均表示,投資者還可多關注一下因石油漲價而受益的化工和油服行業,原因是OPEC和歐盟國的減產,使得國際油價今年上漲了約16%,而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因素的決定,也將催漲油價。

在油價的持續強勢下,這必然會導致部分化工產品通過漲價來轉移成本提升壓力,如純鹼價格就在近期出現了持續上漲,近一個半月價格累計漲幅超過了20%,同樣,苯乙烯的大幅上漲也帶動了純苯漲價,而環氧丙烷、電解液溶劑等品種今年以來也都是處在漲價之中。與此同時,油價的持續上漲還會導致油服行業景氣度的回暖,這對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等公司帶來利好。

機構積極佈局漲價概念股

正因產品漲價對上市公司利潤的提升,在當前以業績為導向的A股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加大了對漲價概念的關注和配置。

從今年一季度的機構持倉情況看,維生素、啤酒板塊的公司均得到了機構的認可,成為機構重倉對象,而鋼鐵、水泥、造紙等行業的公司,機構重倉率也在80%以上。以青島啤酒為例,今年一季度末,共有26只機構投資者入駐,其中融通動力先鋒混合證券投資基金、招商安泰偏股混合投資基金、寶盈消費主題靈活投資基金等10家機構投資者均是在一季度期間對青島啤酒進行了新建倉持有。另外,香港結算有限公司、東方紅產業升級投資基金、國泰國政視頻飲料行業指數分級基金等5家機構也對青島啤酒進行了增持。在維生素類生產企業中,億帆醫藥和新和成在一季度期間也得到了機構的極大認可,持股機構數量超過了30家。其中在億帆醫藥的32家入駐其中的機構投資者中,有26家為一季度期間新建倉或增倉的;而新和成也得到了31只機構投資者的認可。

化工板塊因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也有多個品種出現漲價,這導致細分行業中的基礎化工、特種化工、農用化工、化纖等板塊的上市公司在近期獲得機構密集調研,如諾普信、山東海化、中泰化學、滄州明珠、閏土股份和新宙邦等。以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中泰化學為例,該公司在5月9日迎來平安證券、泓德基金、民生證券、鑫元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機構的聯合調研。公司稱自己除形成擁有氯鹼化工與紡織工業兩大業務板塊外,同時還開展多種經營、現代貿易、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融資租賃、商業保理、PVC套期保值等經濟業務。新宙邦在5月7日也接受招商證券、加拿大養老基金、中信建投、前海開源基金、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長城國瑞證券等機構的聯合調研。調研中,機構重點關注了其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域的定位以及目前市場電解液產能快速擴張等問題。

也正在機構的積極關注下,市場人士判斷,近期漲價潮席捲化工板塊中的龍頭公司極有可能在二季度期間被機構資金重點看好並配置,如三友化工、山東海化、東華能源、天原集團等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的近期異動或正是機構積極配置的表現。

新一輪產品漲價潮來臨 概念股獲機構資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