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翡翠市場之所以水深,與層出不窮的作假手法以及無處不在的市場陷阱是分不開的。今日,媛媛就為大家揭秘翡翠市場四大陷阱: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第一,以次充好。即用B貨、C貨、和B+C貨等翡翠冒充A貨翡翠,此種情況最為常見。

A貨,自然是純天然翡翠的代名詞,是翡翠原料直接打磨而成的純天然翡翠製品;

B貨,經過強酸浸泡,充膠處理而成的翡翠,內部乾淨且透明度高;但長期佩戴便會出現注膠老化現象,翡翠表面黃而幹,透明度也會降低;

C貨經酸洗之後,再進行人工染色;B+C貨,則是B貨與C貨的結合,既經過酸洗注膠,又經過後期染色,造假工藝更趨完美。

除天然A貨外,其餘三種不屬於純天然寶石,也沒有保值、增值功效,只能算是裝飾品。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第二,以假充真。即市場所說的D貨。顧名思義,用形似翡翠的礦物冒充天然翡翠。

例如:岫玉,又名蛇紋石玉,盛產於遼寧省岫巖縣;祁連山的酒泉玉;盛產於河南省的獨山玉;與天然翡翠最為相似的水沫子;色澤均勻,呈青蘋果綠的澳洲玉,染色石英岩馬來玉;還有東陵玉、黑色角閃石玉以及天河石、葡萄石,還有青海翠和脫玻化玻璃等都被用來仿冒天然A貨翡翠,獲取更高的利潤。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第三,價格陷阱。消費者大多都有"砍價"心理,商家正利用此,將翡翠標為天價,隨便顧客砍,只要不低於心理價位即可。

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跳樓價","一折售賣"或是"抽獎活動"等專門針對顧客愛貪小便宜心理。近期類似報道也較多,有顧客以2000多元的價格買下原價2~3萬的翡翠,一經鑑定,發現只值1000多元。果斷被坑!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第四,定名混亂。有些不良商家利用各種礦物名字的差異混淆顧客。

例如將黃色的大理石稱作黃玉、白玉,將綠色的玉石稱作翠玉,雖僅僅是叫法上的改變,但是作為新手便會很自然將其與翡翠歸為一類,更易上當受騙。

翡翠市場,四大陷阱曝光!

所謂陷阱,大家購買時需時刻警惕,辨別真偽,謹防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