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京東向手機商推五項策略 用AI進行精準營銷

智東西

文 | 軒窗

智東西5月25日消息,京東手機在京召開2018戰略發佈會,直接對標即將到來的618購物節,面向手機廠商推出遊戲手機、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商合作、服務升級、品牌營銷五項策略。

今天的發佈會,京東通訊事業部的高管悉數亮相,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電子文娛事業群總裁閆小兵表示,將與手機品牌商一起打通人、貨、場三大要素場景。

一、618前發佈五項核心策略

發佈會一開始,京東商城通訊事業部總裁陳婷就在現場分享了一組數據:京東手機業務上線11年以來,京東手機服務過的用戶總數超過2.3億,銷量複合增長率是線上整體增長率的2倍。根據GfK對2017年下半年市場主要品牌新品首銷渠道的統計,京東佔比達到72%。

京東向手機商推五項策略 用AI進行精準營銷

基於這組數據,京東在618前發佈了針對手機品牌上的五大核心策略:

1、持續推動遊戲手機這一新興細分品類的發展,使之成為手機市場重要的增長點;

2、通過京東之家、京東專賣店等渠道幫助品牌廠商實現線上線下的場景融合,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3、構建運營商與手機品牌全新的合作平臺,實現運營商與手機廠商之間用戶的相互滲透和轉化;

4、建立起貫穿售前、售中和售後的服務賦能體系,幫助品牌廠商提升消費者購買體驗:

5、整合全年大型營銷活動,利用京X計劃、東聯計劃、京照計劃的強大流量優勢,為手機品牌廠商提供精準產品營銷。

二、針對遊戲手機推測評體系

智能手機經歷了多年的發展,目前通訊功能已經漸漸削弱,取而代之,上網、拍照、玩遊戲成為了手機的新興功能。去年京東還與手機產業鏈企業,聯合成立了京東遊戲手機產業聯盟,推出首個遊戲手機企業標準。隨後產品也相繼推出,4月20日上線的黑鯊遊戲手機、4月25日上線的紅魔遊戲手機。

在本次發佈會上,京東也將遊戲手機作為2018年發展的一個重點,並宣佈將向手機行業開放以數據為基礎的反向定製,以及資源整合。京東稱將利用大數據對玩家需求進行分析,並進行還原,這也被稱為C2B的反向定製。

所謂的反向定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充分發掘用戶偏好,逐步勾勒出用戶畫像;另一方面則充分調動起玩家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設計中來,使產品更符合用戶需求和喜好。

同時,京東還稱將聯合泰爾實驗室推出了首個遊戲手機測評體系,包括:聯合升級遊戲手機標準,建立遊戲手機專業測評指數、聯合頒發遊戲手機權威認證三大措施。

三、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無界零售

在銷售方面,京東針對618推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模式,其中包括主打無界零售的京東之家、京東專賣店等創新體驗店。據介紹2018年,京東將對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進行升級,門店數量也計劃超過200家和3000家。

京東向手機商推五項策略 用AI進行精準營銷

在營銷方面,京東將為手機品牌商提供一套完整的營銷方案:

1、提供“門店社交購物工具”,支持銷售返傭、粉絲群及朋友圈傳播、爆品推薦等營銷功能;

2、完善“線上訂單線下門店履約”服務體驗,加速門店週轉;

3、打造線下會員體系,實現京東線上與線下商家之間支付與會員體系的雙串聯;

4、佈局智能廣告推送平臺,為品牌廠家提供更加精準和豐富的線下廣告投放方案。

此外,用戶只需在京東之家、京東專賣店購物時出示京東會員碼完成付款,就能夠實現便捷無感支付、優惠折扣減免、信用評級與會員積分等功能。

對於品牌廠商來說,通過這一系統,可以同時觸達線上及線下用戶,提升用戶的觸達效率和銷售轉化。

四、 五大層面升級“手機一站式服務平臺”

在營銷策略方面,京東將從細分用戶、流量生態、娛樂營銷、內容營銷、大促活動等五個層面展開。

京東向手機商推五項策略 用AI進行精準營銷

首先是用戶細分,京東將通過對用戶進行人群細分進行專項運營,通過頻道細分化、場景自動化、類目標準化、千人千面等方式,細分手機市場。

在流量上,京東將通過京X計劃、東聯計劃、京盟計劃,進行跨媒體的流量合作。

娛樂營銷上,通過IP資源整合,提升品牌曝光度。

在內容營銷上,將進行私域運營、特色欄目、場景閉環、聯合合作。

在大促活動上,整合全年大型的營銷活動,為手機品牌提升曝光量。

結語:中小手機廠商機會或許到了

目前,國內手機市場超80%由蘋果、華為、小米、OV佔據,小的品牌上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一方面,大廠商在AI技術方面不斷強化優勢,如蘋果和華為;另一方面,部分大廠商在核心用戶經營上非常激進,如小米、OV。從目前市場情況上看,這幾家企業已經暫時各自劃定了行業的地盤,市場地位難以撼動。

這一次京東提出利用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對中小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願意是,在電商平臺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傳播和行銷閉環,使廠商對自己產品和投入更加了解。不過,京東平臺的數據也僅來自自家平臺的儲備,手機廠商在其他渠道的數據也是影響企業決策的一個關鍵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