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一起品析詩仙李白感慨時政的古詩

古朗月行

——李 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一起品析詩仙李白感慨時政的古詩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作品極富浪漫色彩,感情強烈,善用比興、誇張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豪放縱逸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詩仙”。

一起品析詩仙李白感慨時政的古詩

注詞釋義

  朗月行:為樂府古題。

  呼:稱呼。

  疑:懷疑。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詩今譯

  小的時候,以為月亮,是白玉做的圓盤,是瑤池的仙鏡,飄蕩在雲霓(ní )之間。仙娥與桂樹,在月中隱隱浮現,玉兔放下藥杵,不知道是為誰制這仙丹,卻有那可恨的蟾蜍,把月亮啃食得殘缺不全。如此的黯淡,回想當年,英武的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為天上人間解除了災難。如今誰來拯救月亮,讓它恢復光亮,如同以前。已經不忍心再看,更不忍心留下它獨自離開,可我又能為它做此什麼呢?只有發愁,和痛苦地發呆。

一起品析詩仙李白感慨時政的古詩

名句賞析

樂府古題《古朗月行》,這裡只節選了詩的前四句。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藉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以“白玉盤”和“瑤臺鏡”作比,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嘆的稚氣。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了,把兒童的天真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這四句詩,恰似一首完美的絕句,語言質樸,比喻有趣,耐人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