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東農民曆時5年馴化“油根子”,空閒地裡種出數百棵“漢字樹”


2018年5月31日,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劉官莊鎮中泉村,今年50歲的莊前祝正在修剪“漢字樹”。在這片兩畝多地的“私家園林”裡,像這樣的“漢字樹”,比較大的有140多棵,加上小的得有400多棵。

這些“漢字樹”其實是“油根子”,學名叫流蘇樹,也是嫁接金桂的砧木。據莊前祝介紹,2000年前後,當時“油根子”的市場行情比較好,所以他就在房前屋後的兩畝多地裡,栽植了一些“油根子”,準備長大了賣苗木。

莊前祝雖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他平日裡非常喜歡種花養草,對於花木的造型上有一些研究。有一次他聽朋友說,在南方有人用“油根子”做漢字造型樹,不過漢字不逼真。他聽說這個消息後,就萌發了試試看的想法。2013年,當時“油根子”的市場行情開始下落,他也就不急著賣苗木了。


從那時開始,莊前祝就把這些“油根子”當作試驗品,開始研究起了“漢字樹”。當時市場上偶爾也會有這種漢字造型的樹木和盆景,但是做的不太精緻,如果不介紹的話,一般人看不出是漢字來。莊前祝說,他就是想做的精緻一些,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什麼字。圖為妻子張明梅幫助他修剪樹木。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一棵樹的漢字造型,從開始構思到造型完成,最快也得需要兩年,慢的就需要三至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期間的修剪培育更是需要耐心。莊前祝說,這些樹的漢字造型主要有福、祿、壽、喜、發等漢字,也有花籃,還有中國結等一些圖案和造型。

馴化這些樹木,造型的模子很重要,在做模子的時候他花了很的多心思。一個漢字要用幾個枝條?怎麼造型才能好看?一個漢字的造型,他要反覆多次的用鐵絲做出來研究。

比如“福”字,在造型前要把大體輪廓畫到紙上,再用這張紙做版,用鐵絲做出模子。模子做好後,固定到枝條上,剩下的就需要時間和耐心了。一兩年的時間,在春、夏、秋這三個樹木的重要生長期,幾乎每天都得進行觀察和修剪。

“每天修剪這些‘漢字樹’心裡有一種成就感,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莊前祝說,當這些樹長成漢字後,就成了一種藝術品,變得非常有意義。為了照顧這些樹木,他在鎮上特意找了一份上夜班的工作,每天上午睡覺,把下午的時間用在自己喜歡的樹木造型上。


十幾年的時間,莊前祝把業餘時間全部用在了“漢字樹”上,先後投入了幾萬元,幾乎沒有掙到錢。為此,一些人還說風涼話:兩畝多地,種個桃樹、種點糧食什麼的,十幾年也得收入不少。但是他聽了只能一笑了之。圖為妻子張明梅幫助他修剪樹木。

前段時間,在當地一個桂花節上,莊前祝帶了兩棵“漢字樹”參展,當場就被人5000元買走。截止目前已經賣出了四五棵“漢字樹”。關注《新圖視野》打開溫暖視界,感受百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