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共享單車不是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不是共享經濟?

五分鐘,幫你解決一個面試難題。大家好,歡迎來到公考面試說,我是華圖教育李曼卿。

打開手機藍牙,掃描二維碼,騎上黃色或紅色的單車,穿梭在城市之間,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共享單車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出行方式了,可是共享單車嚴格來講不是共享經濟,你知道嗎?首先我們要明確,共享經濟是個體之間的閒置資源通過互聯網的第三方機構搭建的交易平臺實現交換,通過這種交換提高閒置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看作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種重要補充,比起從0-1的創業,它是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門檻更低,風險更小。反觀共享單車,是由企業提供新的單車,進行租賃收費,並不是一種閒置資源的互換,所以,共享單車的實質並不是共享經濟,而是一種依託於互聯網的新型交通工具租賃業務。當然,共享單車雖然與共享經濟的概念不符,但在當前時代,它卻可以稱為一種新型的“共享經濟”模式。

那我們常說的共享經濟還有哪些呢,比如滴滴打車的私家車共享,近年來在國內逐漸打開市場的愛彼迎,房屋共享,知乎的付費問答可以看作是知識的共享,所以簡單來說共享經濟是社會閒置資源的交換,而不是簡單的購買一批資源進行租賃,因為這樣可能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危害是什麼了。共享單車在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丞待解決的問題。共享單車企業不斷增多,曾經一張網絡瘋傳的圖片,手機桌面上有近20個共享單車app,可想而知,又有多少新增單車擠佔了原本緊張的公共空間,資源過剩和質量的良莠不齊,引發“殭屍單車”和“單車墳場”的嚴重問題,更為嚴重的是,很多應時而起的共享單車入不敷出,破產倒閉,自2017年9月以來,已有多達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從而帶來的是押金信任危機,不斷有報道共享單車無法退款或顧客漫長退款艱辛路。這些是目前共享單車遭遇的最大問題,當然,在很久之前就出現的問題,單車質量差,擠佔公共交通站點和人行道,高額押金的去向等等都是共享單車未來發展的桎梏。

既然共享單車如此多的問題,也不算是共享經濟,有人就說停止發展吧,反正這麼多問題。如果已經聽了前兩節課的同學一定不會這樣輕易下結論了,站在政府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一定要全面深刻。我們先來全面瞭解一下共享單車吧。

共享單車的發展速度迅猛,甚至取代了更早出現的政府的公共自行車,因為它更加便捷且符合當前人們的消費方式,政府推出的公共自行車,辦理手續較繁瑣,且租還地點固定,使用不便;更大程度上,共享單車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進駐,實現了新的經濟增長,也緩解了一定“城市病”,擁堵、“最後一公里”等問題,所以,共享單車符合國家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而且能促進大眾健康、推動創新創業,而且在看待一個新興事物時,不能單純的進行決斷,而是要看其長遠的發展,作為政府,更多的是從解決問題,規範其發展入手。

從2017年起交通部會同多部門起草了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各地也推出有關共享單車的管理辦法,從實名制,規範停放,安全保障等多方面規範了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其中最為關心的押金管理問題,也有專家提出將其納入電子商務法草案當中,從立法上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在配合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及時修補和清理廢舊車輛,合理調配車輛分佈區域,南京市將共享單車管理納入系統,監督員巡查發現共享單車亂停放案件時,可通過數字城管系統及時通知相應共享單車企業,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杭州市的電子圍欄也已上線,通過“天眼”採集終端對地面停車位的四個拐點進行座標採集,與地圖結合形成虛擬的“電子圍欄”,如果沒有規範停車會收到短信提醒。

綜上,關於共享單車,政府一直在致力於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規範其發展,而且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管理,從上面的對策當中我們看到各地已經採用了非常新型的管理方式,這也是近年來政府在不斷探索和創新的城市管理方式。到此,關於共享單車的看法,絕對不是一種機械的態度判斷,尤其是作為新興事物,需要從多個維度論證,以發展的眼觀看待問題,只要它對社會進步和發展是有利的,都應該促進其良性成長,在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政府做好宏觀調控。

政府思維不是簡單的好壞之分,是需要權衡和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的。今天的課程到此,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知識共享的發展問題,在留言互動區寫下你的看法,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