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唯一供奉朱元璋的寺廟 高僧圓寂後肉身不腐成未解之謎!


安徽鳳陽皇覺寺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寺廟,在其登基為皇帝后,由原先的破爛小廟一夜間名揚天下。寺廟於明洪武十六年重建,並賜名“大龍興寺”,因其與明王朝的淵源關係,又被稱為聖廟,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

當年朱元璋出家後從最低等的勤雜工做起,相傳他在天王殿掃地時,因四大天王腿粗如柱,掃地不便,於是就一邊掃一邊喊:“腳抬起來!”四大天王竟然真的坐下,把腳蹺了起來,後來天下寺院紛紛效仿,四大天王塑像也都由站立改為了坐姿。

龍興寺雖歷經600餘年風雨,大部分建築與遺址仍森嚴壯觀,可見其當年的宏偉氣勢。主要建築大雄寶殿,又名三寶殿,規模堪稱安徽寺廟之冠,殿內正中供奉著高5.3米的三世佛像,佛像前設有香火長案,香火自古長盛不衰。

明太祖殿是隻有龍興寺才有的殿宇,殿內供奉著明太祖朱元璋坐像,據說此像是按原寺內所藏的朱元璋欽賜畫像所塑,塑像額角隆起,下頦凸出、鳳眸龍頤,相貌確與常人不完全相同。身後兩側分立著明代開國功臣徐達、湯和。

太祖殿左邊供奉著寺內高僧通幻和尚的肉身,通幻和尚於1997年10月26日圓寂後坐缸,遺體被弟子們護送到寺廟後的九華山上砌靈塔供奉。2000年啟缸後發現,通幻和尚肉身不腐,體態依然,而所穿的衣帽都已腐朽。

對僧人來說,能留下肉身非常不易,需要通過嚴謹的修持,長年堅持食素不沾葷腥,使內心清淨無汙染,並且在大限來臨前的十幾天食不沾、水不進,減少體內的脂肪和水分,才有可能圓寂後肉身不腐。但即便如此,能成為肉身菩薩的也是寥寥可數。

太祖殿後面的一口大鐘為為明代建寺時所鑄,高2.05米,重約4噸,頂部鑄有龍生九子之一的奇獸“蒲牢”。明清時期,鐘聲響徹雲霄,遠傳數十里,素有“改朝換代江河變,唯獨鍾聲繞鳳陽”之說,“龍興晚鐘”也被譽為“鳳陽八景”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