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作為鄰國能不這麼“飢渴”嗎?該國剛獨立就遭鄰國武裝干預

1900年,法國為了滿足自己對“棉花”的大規模需求,看上了日超充足的非洲腹地“乍得”地區,而該地那時屬於一個叫中蘇丹國的“獨立國家”。

作為鄰國能不這麼“飢渴”嗎?該國剛獨立就遭鄰國武裝干預

於是法國人開始嘗試用手中先進的火器進行恐嚇,迫使中蘇丹國自動放棄“乍得”。但是讓法國人尷尬的是,中蘇丹國並不吃這套,喊出了領土問題不容“談判”的口號,並開始整頓軍紀。

對於中蘇丹國的“不知好歹”,法國隨即調集大軍隊向中蘇丹國發起猛攻,並在庫塞裡打出了決定性的勝利,隨後中蘇丹國的勢力被逐漸驅逐出了“乍得”。

1920年經過約20年的“南征北戰”,法國正式對外宣佈完全佔領今“乍得”,並開始行使行政管理權,出於滿足法國內部生產的棉花需求,“乍得”開始幾乎全境清一色的棉花,一眼望去如同浩瀚無際的大海。

作為鄰國能不這麼“飢渴”嗎?該國剛獨立就遭鄰國武裝干預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由於英法德等傳統的“殖民大帝國”在二戰中本土都已被打成了廢墟,幾乎完全喪失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絕對控制權。

為此在20世紀中後期,全球掀起了殖民地獨立浪潮。作為法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的乍得“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其中的“弄潮兒”,1960年8月11日,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爭取,法國人同意放“乍得”一馬。

隨後“乍得”當即在“民主鬥士”託姆巴巴耶的領導之下宣佈了獨立,託姆巴巴耶任首任總統。

但獨立並沒有為“乍得”換取到快速發展的機會,且由於法國人當年只想將“乍得”作為原料供給地,直接造成獨立之後的“乍得”幾乎毫無現代工業,間接的讓其成為全球最窮的國家之一。

作為鄰國能不這麼“飢渴”嗎?該國剛獨立就遭鄰國武裝干預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975年、1979年前後,“乍得”爆發了2次政變,政變將“乍得”國庫完全掏空。並於1979年開始了連續8年的“軍閥混戰”。

可能是出於“撿便宜”的心態,“乍得”的鄰居利比亞在其“軍閥混戰”期間,強勢入住了自己的扶持方。1983年初利比亞更是間接推動了它所支持的“反對派”對“乍得”名義上的中央政府進行猛攻。

面對被利比亞武裝起來的“反對派”,“乍得”名義上的政府軍節節敗退,直到8月法國人的軍隊直接強勢進入,“乍得”局勢才基本的穩定下來。

此後在法國人的幫助下,“乍得”名義上的政府軍開始了大規模反擊,並於1987年將來支援“反對派”的利比亞軍隊擊退。

配圖來源網絡,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馬刪除。

參看資料:乍得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