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銀川法院今天我當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調解是一門藝術

有經濟利益就會有糾紛。作為群眾尋求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人民法院在化解社會紛爭,維護法律法規的實施,實現社會和諧的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月29日上午,我們擷取銀川市兩級法院一個時間段,看看法院人是如何實現維護憲法權威、定紛止爭的法治夢想的。

银川法院今天我当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调解是一门艺术
银川法院今天我当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调解是一门艺术

王建玲

法官

做調解是一門藝術

“法官,這些賠償金是分給我孩子的,他們一直拿著不給,你要為我們主持公道啊!”

“你看,這賠償金確實是給孩子的,但是你們已經簽了協議,賠償金由被上訴人暫行保管,協議合法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银川法院今天我当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调解是一门艺术

王建玲法官主持調解糾紛

3月29日早上一上班,一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的當事人就來找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建玲進行調解。王法官圍繞基本事實、合同約定、涉及的金額等問題組織雙方調解,同時將枯燥難懂的法條轉換成通俗易懂的道理耐心地與當事人溝通交流,一邊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一邊做著勸說和疏導工作。

“在調解筆錄上籤完字,稍等一會你們就可以拿到調解書了。我先去開庭,還有什麼問題,你們隨時聯繫我。”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後,王法官來不及喝口水,便匆忙趕往101審判法庭,那裡還有一個房地產合同糾紛案等著她。

“現在開庭!”9時40分,王建玲敲響法槌,房地產合同糾紛庭審開始。

银川法院今天我当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调解是一门艺术

在法院工作多年,王法官早已習慣了這種高效緊張的工作模式,婚姻家庭糾紛、建工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在她手裡都被有效化解。她說,做調解是一門藝術,做不好就會增加結案的難度。由她承辦的“楊某某與李某某離婚糾紛案”在第二屆寧夏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二等獎。

银川法院今天我当班|中院法官王建玲:做调解是一门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