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1.要點

點景旨在山水畫,根據題材、內容、情節的需要,點綴相應的景點。如舟車、橋樑、房舍、人物、畜獸、禽鳥等等。用以增加主題的鮮明度,以及表現上的生動情趣。點景分為兩類:其一為建築、交通設施、工具等人工建造物類:其二為人畜、動物類。無論何類點景,都應做到下述兩個方面。

協調性:點景的內容與形式道先必須與題材協調,與時代精神協調尤其點景筆墨在全幅作品中的協調。如:現代化的港口、城市風景,若以古人的筆墨結構去點景,必然不會協調。或者在傳統筆墨的山水畫中,去配現代化建築設施,亦是不會和諧的。此外還有地域特徵與民族風情的協調。又如天山的氈房或西藏的喇嘛廟添寫在江南的土山上一樣,不會協調,如此等等。不可想當然地隨心所欲。設置與景觀既要合符情理,又要與筆墨表現的藝術氛圍和諧。

簡練與隱顯;點景在山水畫中是表現的點題。故以點到為止,不可著意刻劃使其獨立於畫面。因為題與內容、情節的表現,更在於全局的配合協調中,從總的氛圍上和以體現。所以,點景應以簡練,有隱顯地設置於總體的和諧之中。景的隱顯在於隱藏中有自然含蓄,意無盡之作用,顯露中有鮮明的導向。工筆風格中,點景要簡練之中求整潔,以規範合拍於全局。寫意風格中,則以簡練求鬆動,以自然合拍於全局。

2.方法

房舍、橋樑、舟車一類點景。這一類著重安置的位置、方向、主次。聚散上大結構的準確與生動。勾畫點染不宜過緊。尤其內部結構,總要簡潔松活。注意景點前後、左右要有空間虛實感,更要有環境的空間與遮掩關係的配合。用筆主要以中鋒虛實靈活的發揮,線條的粗細與運行變化,要與環境及全局形成呼應,追求概括中的豐富,要有陰陽向背的感覺,或靜與動的勢態表現。墨線幹後以淡色(多有赭石)復勒一次,求整、厚,活的效果。然後著色,期冷暖,深淺與環境的關係既要突出,又要協調。

點景人物、牲畜、禽鳥。同樣應注重大的動態與相關設施環境的配合。大的動態需要概括與適度的誇張,同時要點出其動態與環境以及人物間、人畜間、動物間的呼應,顧盼的聯繫,以其大的動態傳神,協調全局的表現,自然地起到點題的作用。點景位置的經營,可先從點子的面目,在總的經營位置上,形成大小疏密聚散虛實的關係,從鉛筆點記,採用與全局協調的筆墨從容地勾點。這一類點景,雖然少、小,然而卻常常是畫面的焦點,是敏感的部位,點得好,錦上添花,點不好,則破壞全局,尤其忽略不得。正式勾畫之前,可先單獨練習幾次,將練習的點景在作品上擺放,其大小,輕重動態合適之後,才不疾不徐勾點。著色用筆以點為主,落筆要在自然中適當錯位,並留下餘地。濃淡深淺的變化,總以簡明為妥,立足於簡活便有生動的意趣。

點景的技巧熟練,有賴於平時的練習,整寫是最見成效的手段。其線的概括力與表現美,是最能直接應用於點景表現。其方法中又以默寫為主。因為默寫是觀察後,以記憶將對象過濾,把最典型的神態寫畫出來,這就十分有利於提高筆墨的概括能力。同時培養默寫能力,更用利於筆墨靈活主動的表現。

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山水畫基本功圖解——亭臺樓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