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同時期的美,光影洛陽


50年代,那匹駝經的白馬;白馬寺是洛陽的名片,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70年代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經歷400餘年的建造,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70年代的龍門;佛像的腳都被摸的黑亮,現在已經保護起來了,只可遠觀。

關林;明朝,萬曆二十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關林廟。萬曆三十三年敕封關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關羽始封“聖”。清朝,順治五年敕封關羽“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陽關帝陵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林”,始稱“關林”,成為與山東曲阜“孔林”並肩而立的兩大聖域。

1989年的西關花壇;竟然還沒有九龍鼎。

九龍鼎;建成於1992年9月,33米高花崗岩雕塑。九條龍盤旋的大石柱的頂端,端放著一座按1:1比例仿製的中國青銅時代的象徵——西周獸面紋方鼎。漢白玉護欄兩側分別鑲嵌著兩幅《太極河圖》。

80年代拆除的洛陽火車站;幾十年後的今天,洛陽火車站新的升級改造方案已經出爐,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四海賓朋。

1958年,洛陽拖拉機廠生產的第一臺拖拉機出廠;中國一拖是毛澤東主席親自敲定的廠址、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的廠長的工廠,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壓路機和第一臺軍用越野汽車的誕生地。

洛陽市工人文化宮;燈火輝煌的文化宮,是一處集電影放映、歌舞演出和大型會議接待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

1993年4月洛陽的103路公交車開始運營;洛陽最繁忙的一條公交線路。時至今日,澗西、西工沒有坐過103路的人不多吧!

80年代的關林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衣服顏色還是藍灰黑。

1984年4月,洛陽市第二屆牡丹花會;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前身為洛陽牡丹花會,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2018年洛陽牡丹花會成功舉辦36屆,並在2010年升級國家級文化盛會。

真不同飯店;洛陽的美食名片。

80年代洛陽的時裝模特表演;預示新時代的來臨。

街邊織竹門簾的手工藝人;已經消失的行業,只能在照片裡回憶了。

80年代拉著一車菜的老農;人掌舵,驢拉車,這種景象如今已經看不到啦。

80年代洛陽街頭隨處可見的果皮箱;非常有時代感!

80年代洛陽街頭賣麻花的食品車;質樸的小女孩。

80年代的龍門大道;沒有現在的寬度,也沒現在的漂亮,沒有紅綠燈,可是卻不會堵車。

90年代的東都商廈;多少洛陽人心中的痛苦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