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康養汶川 鄉村振興

康養汶川 鄉村振興

導語

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羌繡之鄉”之稱,是華夏始祖大禹的出生地,是全國四大羌族聚居縣之一,是國家羌文化生態體驗區。如何圍繞“世界汶川、大禹故里、熊貓家園、羌藏文化”旅遊品牌,快速提升旅遊產業發展,特別是以鄉村旅遊產業為基礎,實現鄉村振興,我們通過採訪汶川縣旅遊發展局局長王君同志,感受汶川旅遊獨特的魅力,感受汶川鄉村旅遊振興的強勁動力。


記者|鄒全

受訪者|汶川縣旅遊發展局局長王君

編寫|鄒全


康養汶川 鄉村振興

Q1:王局長,您好,很高興認識你!汶川縣2013就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可謂是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開拓者,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績,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汶川鄉村旅遊的情況?

王君:我們汶川鄉村旅遊可追溯到90年代末,我縣三江、雁門鄉就已形成鄉村旅遊業態的雛形,成為了汶川縣最早發展鄉村旅遊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特別是災後重建完成後,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截止到2017年底,我縣共有農家樂、鄉村酒店、民宿500餘家,其中星級農家樂或鄉村酒店131家。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示範村及旅遊扶貧示範鎮、示範村10餘個,並榮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及“十一五”四川省鄉村旅遊發展先進縣、四川省首批鄉村旅遊標準化示範縣等榮譽稱號,承辦了國家級的“2012中國鄉村歡樂健康遊啟動儀式暨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現場會”等大型鄉村旅遊節慶活動。

Q2:汶川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根基,羌族文化、臥龍熊貓、大禹文化、汶川大愛文化,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我們汶川縣旅遊怎樣融合這些文化符號,提升鄉村旅遊整體的發展?

王君:在文化促進鄉村旅遊、旅遊融合文化符號方面:我們主要以文化旅遊景區景點為核心,發展鄉村旅遊。我們積極照標準化、規範化、特色化、信息化、人本化和國際化的要求,大力推動旅遊景區提質增效,以村鎮景區化為依託,積極打造具有獨特的羌民俗民族文化內涵的特色村寨,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旅遊觀光、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景物觀賞、會議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觀光休閒農莊。以交通幹線為載體,以沿途產業、新村、城鎮為基礎,大力發展以“吃農家菜、住農家院、幹農家活、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為模式的農家休閒旅遊項目。

在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莊的同時,努力推廣大熊貓文化體驗遊。

康養汶川 鄉村振興

Q3: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映秀時,叮囑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其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未來我們將如何圍繞“大愛文化”及“愛國主義”,以鄉村旅遊為契機,強化映秀這個“愛國、大愛”的文化符號?

王君:我們將全面完善映秀大愛文化旅遊配套設施,著力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服務設施功能,精心策劃映秀旅遊項目,全面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要突出映秀大愛文化、茶文化,引導映秀“農家樂”、“一家一藝”提升,改善映秀“農家樂”接待條件,規範接待服務,同時提高飲食衛生質量,完善映秀廁所、廚房、住宿設施。

同時,推動特色茶業發展、加強特色飲食宣傳、培育特色文創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來汶視察慰問這一契機,緊扣文創產品開發,推動汶川旅遊經濟發展。設計製作映秀三寶文創產品,包括文創筷子、文創石磨、文創酥油筒等產品,充實汶川旅遊紀念品短缺現象,也將“大愛”文化具象化。

Q4:汶川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經歷了許多的困難與艱辛,對此您有什麼感悟?

王君:目前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一定困難和問題。一是旅遊資源在特色上,還有不小差距,主要體現在規模小、景點分散、景點娛樂項目、鄉村旅遊商品開發度不高;二是以 “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配套不夠完善,競爭力較弱,遊客獲得感不夠,制約了消費,影響了旅遊收入。三是遊客參與性和體驗性項目較少,把遊客留住是要著力突破的問題。四是在經營管理、鄉村旅遊從業隊伍等方面也還有待進一步強化。

康養汶川 鄉村振興

Q5:汶川縣鄉村旅遊的未來發展,還有哪些規劃推進汶川縣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

王君:關於對未來的發展:我們將結合十九大關於鄉村振興有關精神,一是配合全縣做好鄉村振興的規劃,突出全縣鄉村旅遊作為產業興旺的支撐作用,強化規劃的先導作用。

二是著力提質增效,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要以抓行業管理為總線,加強旅遊培訓教育、做好飯店評星工作、加強對農家樂的指導和規範工作。要苦練內功,全面提高導遊服務質量和旅遊服務水平。做到良好的精神面貌,熱情的服務,規範的服務,讓遊客滿意。

三是創新宣傳促銷方式,展示汶川旅遊新形象,為了全面充分展示康養汶川旅遊新形象,全力推介“陽光谷地、熊貓家園、康養汶川”旅遊品牌,採取有效舉措,整合汶川所有旅遊宣傳資源,從傳統的宣傳促銷轉變到戰略營銷上來,由旅遊產品營銷轉變為目的地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