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在很多人眼裡數學學習似乎就是為了解題答題,研究方法技巧等,這種刻板的數學印象可以說已經是根深蒂固,甚至是某個人一生對數學的看法。

在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各種數字、字母、線段、射線、直線、曲線、法則、規則等,充斥在我們的大腦裡,而很多人只看到其中“乏味”的計算關係,卻忽視其中“美”的存在。

人類對美的接受程度遠遠高於數學,因為感知美、認識美等比較簡單,不用像學習數學那麼麻煩。這也是為什麼美術館、博物館總是人頭攢動,而很少人會主動去圖書館研究數學,尋找數學中的美。

數學與美其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在古希臘文明時期,其藝術發展帶有深刻的數學烙印,如畢達哥拉斯就提出了“美在和諧”的觀點,他認為只要能運用好數學的“量”,就能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等領域產生最美妙的藝術效果。

在1820年,愛琴海的米洛斯島上出土了著名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斷臂的維納斯”,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幾乎都蘊含著黃金分割的美學秘密,這正是古人對於人體美的讚頌和肯定,為後世的藝術樹立了不朽的典範。

或許很少有人能把數學與藝術進行結合運用達到“維納斯”的境界,但這並不代表數學的美是高高在上,不可觸碰。就像下面這幅圖,運用最基本的幾何圖形三角形,加上色彩調配等藝術手段,就簡單形成一幅精美的壁紙。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運用數學形成的壁紙1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運用數學形成的壁紙2

讓我們的目光回到大自然當中,舉一個大家都熟知的植物向日葵。向日葵裡的種子排列方式是一種典型的數學模式,如果大家能夠仔細觀察向日葵花盤,你就會發現兩組螺旋線,一組順時針方向盤旋,另一組則逆時針方向盤旋,並且彼此鑲嵌。如下圖: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向日葵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別的地方,美麗的蝴蝶,當它展開雙翅,那種簡潔的對稱美,看過之後簡直讓人無法忘懷。對稱美,就像數學世界一顆耀眼的明珠,散發著不能讓人忽視的光芒。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蝴蝶

數學當中簡練的表達形式、對稱結構等美學因子,使得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影響著美學的發展,影響著人類對文化藝術生活的要求。如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和文學等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數學的影子。人類進入電腦智能時代以來,數學不僅成為現代文明的基石,更是開闢美學的新領域,如分形藝術的誕生。

分形一詞,其原意具有不規則、支離破碎等意思,而自然界普遍存在著不規則現象,分形與傳統幾何結合得到分形幾何,它是一門以非規則幾何形態為研究對象的幾何學,因此分形幾何又稱為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

分形藝術包含數學多種概念和方法相互衝擊和融合而成,我們先一起來欣賞分形藝術的圖形。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分形藝術圖形1

論才華,數學從來沒怕過誰,論顏值,數學更沒輸過誰

分形藝術圖形2

美不美?好不好看?

分形藝術從某種角度上講“拋棄”了傳統幾何給人帶來呆板、嚴肅的感覺,使枯燥的數學不再僅僅是抽象的哲理,而是具體感官能感受到,同時也讓數學不僅僅是揭示自然規律的存在,可以像藝術一樣的進行創作,分形藝術讓數學變得藝術,變得更美。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微積分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現代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和地理學等眾多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方法,更廣泛應用於經濟、管理、語言、政治、藝術設計等各個領域。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阿基米德把歐幾里德嚴格的數學推理與柏拉圖豐富的藝術想象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用“窮竭法”導出了許多平面圖形的面積和立體圖形的體積,這直接成為1800年後“微積分學”的思想源頭。

數學和藝術的關係,從來都是密不可分,或者說數學本身就是充滿了藝術的氣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已經越來越密切,要想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就,單單學好基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就像數學的美,如果我們只是從解題的角度去看待數學、理解數學,那麼這個人永遠都無法感受到數學美,更不要說愛上數學。其實,發現數學的美並不難,我們可以從以下這三個方面去看待:

從數學內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體系之美等;

從數學的方法及思維看,有簡約之美、類比之美、抽象之美、無限之美等;

從狹義美學意義上看,有對稱之美、和諧之美、奇異之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