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今貴州」水城縣花戛鄉:大山裡養雞,3個月收入近12萬元

  花戛,水城縣最偏遠的鄉鎮,離縣政府駐地140公里。

  沿著盤旋的山路驅車近三個小時,終於抵達坐落在大山腹地的花戛鄉。

  鳥鳴陣陣,微風徐徐,順著山腳烏圖河蜿蜒而上,大約半小時便到王永江兄弟二人打工的天門村民樂農民專業合作社。

  第一批雞種在他們的悉心管理下,短短3個月不到2000只雞就已盡數賣光,收入近12萬元。“這種散養的烏骨雞3斤左右就可以賣,市場價15到18元一斤,平均一隻65元左右。”

  雖然養於深閨,天門村的烏骨雞卻名聲在外。“節假日或是週末,好多城裡頭的問著來買!”

「今貴州」水城縣花戛鄉:大山裡養雞,3個月收入近12萬元

  2017年初,天門村整合30萬元的計生扶持資金,成立天門村民樂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小規模烏骨雞養殖。

  而讓王永江歡喜的,不只是飼養的烏骨雞供不應求,參與養雞之後的“一舉三得”更讓王永江的荷包漸漸鼓了起來——

  計生扶持資金直接作為股金聯結到貧困戶身上,養雞場提供就業崗位,學到技術足以對付自家養殖的雞。

  “一個貧困戶一年分2400元,務工一個月2500,政府發了200只給他喂,現在賣得七七八八了,一年整下來收入3萬多。”作為當家人,村支書劉忠穩可不糊塗,每一筆增收都為貧困戶算得清清楚楚。

  結合實際精準滴灌,老百姓鼓腰包得實惠,天門村脫貧不做形式不走過場。合作社小規模養殖加上村民自養,烏骨雞在村裡成了大夥掙錢的“下蛋雞”。

  另一頭的滾塘組貧困戶母吉華,不花一分本錢就養了100只。“鄉政府免費發放雞苗給貧困戶喂,再提供一個長4米寬1米的雞籠,一隻雞補助15斤苞穀米。接下來我們要弄一個激勵機制,喂得好的第二批多發放雞苗,喂不好的批評指導,讓老百姓形成養殖習慣。”花戛鄉黨委書記鄧澤選說。

  據瞭解,為了延伸烏骨雞養殖產業鏈條,天門村正在實施建設雞苗孵化基地,佔地面積1000平,覆蓋96戶貧困戶。

鄧澤選說:“下一步我們孵化基地建好,就能實現脫溫、孵化,將烏骨雞養殖發展成群眾增收脫貧的一項實打實產業。”

貴報傳媒全媒體記者 黃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