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向身邊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創新引領 強國富民”系列報道之一

編者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工作者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為迎接第十八屆科技活動周活動和第二屆科技工作者日,進一步營造創新引領的良好氛圍,湘潭日報特推出“創新引領 強國富民”系列報道,展現不同行業領域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敬請關注。

金維宇:電流“微表情”的觀察者

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金維宇(左)指導科研人員進行研發。(記者羅韜 攝)

記者 譚濤 通訊員 廖璇

電能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源,如何安全、高效地生產、傳輸、分配和利用電能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在探索的事情。金維宇是威勝電氣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從事科研工作已有28年之久。金維宇的工作是帶領研發團隊開展配電網絡在線監測、智能控制技術的研究和裝置的開發,捕捉電流最細微的“表情”變化,從而幫助人們高效發電、智能用電。

在湘潭經開區的威勝電氣產業園內, 一個10000多平方米的新廠房已經落成,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生產線,未來這裡將生產出企業新一代核心產品——無刷雙饋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根據水電站實際運行測試數據顯示,無刷雙饋電機比同樣工況下的常規同步電機多發電30%左右。金維宇告訴我們,無刷雙饋電機的控制器是無刷雙饋電機中的核心裝置,可通過相應的核心控制策略實現最優工況的跟蹤,提高發電機組的發電效率。

為了突破無刷雙饋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系列核心技術,金維宇帶領整個研發團隊和合作夥伴進行了長達4年的技術攻關,最終成功研發了船舶用軸帶無刷雙饋發電裝置、10kV高壓無刷雙饋電機變頻控制系統以及基於無刷雙饋電機的小型水力發電系統。其中“無刷雙饋水電機組綜合控制系統”項目通過了湖南省科技廳的技術成果評價,鑑定結果該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在威勝電氣研製成功的智慧能效服務雲平臺上,我們通過電子屏看到了企業配用電監測管理、能效監測管理、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等實時數據。金維宇告訴我們,用電企業配電網所有的信息就可以在用戶的手機或者電腦上及時瞭解到自己企業配電網用電異常、用電不合理等情況,從而可及時消除用電安全隱患,對用電進行合理調度,提高企業配電網安全性和高效性。在智能配用電系統的解決方案上,威勝電氣的創新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通過先進智能裝置對配電線路的電壓或電流進行實時計算,裝置就能夠迅速準確掌握故障電線的具體位置,從而可協助運行人員及時處理故障線路,避免漏電、斷電等事故的擴大,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金維宇在威勝工作期間,帶領科研團隊研製了多款國內計量精度高、產品功能新穎的高端電能表;主持了業內首個博士後課題,開發出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精度多功能的電能質量在線監測儀。金維宇主持或參與的項目,先後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技術獎、湖南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多項榮譽。

與榮譽同等重量的是科研人員的嘔心瀝血。金維宇說,科研工作實際過程都比較漫長和枯燥,項目會一個接一個,經常要加班加點,有一次為了及時調試好設備,他長達40多個小時沒有閤眼,而科研團隊成員經常週末加班加點調試程序,而在新設備現場測試驗證時,通宵值守工程現場等情況更是家常便飯。

研發人員正是企業創新精神的變現。依託創新,威盛電氣的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3.2億多元上升到2017年近7億元,目前還與西門子、施耐德、ABB等國際巨頭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威勝電氣是我市眾多創新型企業中的一員,他們堅持以科技為第一生產力,在經濟的賽場上馳騁縱橫。

歐勇:用電焊火花點燃奮鬥青春

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歐勇(左)帶徒。(記者 羅韜 攝)

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王班勇

今年是歐勇到湘鋼工作的第20個年頭,他在崗位上創下了多個“奇蹟”,24歲獲得技師資格, 30歲不到他又獲得高級技師資格,很多人幹了一輩子都拿不到這個證,但這個農村娃做到了。

1998年歐勇正式進入湘鋼,他的成長也見證了湘鋼的發展壯大。目前,中央電視臺新址、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西氣東輸等國內標誌性工程,以及俄羅斯亞馬爾項目、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機場、沙特麥加儲水罐等國外重點項目都使用了湘鋼的鋼材。對於品質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對焊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歐勇回憶,在一次認證過程中,由於長時間焊接一塊鋼板,當時手臂感覺快要融化了,如果此時歐勇停下來,溫度的變化可能會使參數發生變化,對於焊縫的性能造成影響,為此歐勇咬牙堅持到最後,成功確保了產品的性能。結果證明,他的堅持是值得的。當大家都在為一次通過認證而歡呼雀躍的時候,歐勇發現手臂上已經冒出了一串的水泡。在我們看來,焊接時火花四濺非常美麗,但這每一個小火花都可能使我們的焊接工人受傷。從歐勇的手上我就能看到許多的新傷舊痛,但他卻笑著對我說:“這都是我的軍功章。”

因為技術突出,歐勇曾作為技術能手被挑選到海軍服役,從事大型艦艇的焊接保障工作。在這期間,他執行了抗洪搶險、撲滅山火等大型救援任務,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豐富的經歷。在部隊,歐勇從事的工作主要是艦艇的維護,他驕傲地說:“中國的艦艇除了遼寧號,其他的我幾乎都接觸過。”

退役回來後,作為技術骨幹調入湘鋼新成立的焊接試驗室,師從全國勞動模範艾愛國。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他系統掌握了氣體保護焊、氬弧焊、焊條電弧焊等焊接加工技術,尤其在紫銅、鋁及鋁合金、鑄鐵、埋弧焊等焊接領域練就了一手“絕活”。

像歐勇這樣有“兩把刷子”的技能型人才在企業中很搶手,甚至有很多人覺得他應該架子不小。但和歐勇接觸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極其隨和的人,不論是誰有求於他,他都樂於助人。歐勇覺得能幫助別人很滿足,作為全國勞動模範艾愛國的徒弟,他覺得不論是在工作方面還是做人方面,師傅在用榜樣的力量感染著他。20年來,歐勇的技術在國內放眼全行業都是處於前列的。據瞭解,目前,歐勇已經幫助企業共解決難題100餘項,節約資金1000餘萬元。

和歐勇聊了很久,除了他的技術、人品讓我刮目相看以外,心態是他帶給我觸動最多的。從他的言語中,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愛、對企業的認可。他告訴我,人只要有一顆陽光的心,周圍的一切也會變得很陽光。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