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安陽市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有著三千多年燦爛的歷史文化。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如果您來到安陽的文峰大道,在寬闊的街道上,一座高聳的古塔將會映入您的眼簾。

這座古塔也是安陽的一個建築性城市標誌,屹立一千多年不倒的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古城內西北隅,高38.65米,周長40米,因塔建於天寧寺內,原名天寧寺塔;又因位於舊彰德府文廟東北方,作為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徵,故又稱文峰塔。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文峰塔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已有一千餘年曆史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峰塔建於天寧寺內,這是天寧寺正門。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文峰塔五層八面。浮屠五級上有平臺,下有券門,每層周圍有小園窗。塔坐落在一個高達二公尺的磚砌臺基上。文峰塔的建築,富有獨特的風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點。由下往上一層大於一層,逐漸寬敞,是傘狀形式,這種平臺、蓮座、遼式塔身、藏式塔剎的形制世所罕見。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長40米,壁厚2.5米。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始建。 宋、元、明、清均經重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黃邦寧為塔門楣額上題了"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故又名文峰塔。 民國十八年(1929年),復修時改為七層。 1964年,安陽市人民政府又進行了較大的修整。 2001年,恢復部分建築。

這是天寧寺前殿。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天寧寺始建於隋文帝仁壽初年(601年),唐、宋、元、明、清歷代增修擴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陽古稱)知府黃邦寧維修,規模達到空前,時亭、臺、樓、閣、殿、堂、廟、宇百間。這是安陽天寧寺內的大雄寶殿。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文峰塔的構造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級上有平臺,下有圈門,每層周圍有小園窗。塔座落在一個高達二公尺的磚砌臺基上。塔身底層的四正面有雕塑精緻的園券門,門頂用磚雕刻有二龍戲珠。塔均為磚木結構,以磚砌為主,塔的最下層塔身較高,立於蓮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別飾有直欞窗、園券門和佛畫故事磚雕,其刻工細緻,形象逼真,造型動人。正南面為三身佛,中間端坐法身毗盧遮那佛,右為報身盧舍那佛,左為應身釋迦牟尼佛。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個圓形蓮花座,蓮瓣共七層,上下交錯,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護塔基,把塔裝飾得更為美麗。圓形蓮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身第一層令人驚歎的是精美的磚雕,塔身四個正面有門,正南為實門,其餘為磚雕假門,門楣為拱券形,上雕二龍戲珠圖案,龍在雲中飛行,張牙舞爪撲向火焰珠。磚雕假門上按木製門形式雕刻,門框周邊雕滿西蕃蓮。西面為太子降生圖,即釋迦佛誕生的圖像。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天寧寺始建於隋文帝仁壽初年(601年),唐、宋、元、明、清歷代增修擴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陽古稱)知府黃邦寧維修,規模達到空前,時亭、臺、樓、閣、殿、堂、廟、宇百間。這是環境優美的天寧寺,文峰塔顯得更加壯觀。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周易》言:文峰塔不僅是一個土堆磚砌成的雄偉建築,也不僅僅是一種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映,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表現。這是文峰塔及天寧寺全景。

縱觀世界 走進古都安陽 遊覽舉世罕見的建築風格-文峰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