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猛然一驚——我的天!10年了,還這麼渣。”

這是我一位研究生朋友發出的感慨。相信不少小夥伴在學習英語的路上,多多少少也有過類似哀嘆。

從零開始學習英語,直到能夠“聽得懂、琢磨透、能用上”,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跨過許多的牆。一堵牆一哀嘆,而英語單詞更是阻檔你我前進,絕望的高高深牆。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好吧,我們進入正題.

假如你是一位正在學英語學生,正處於“詞彙量”的瓶頸期,或假如你是一位已經放棄學英語的職場人士,現在因為工作需要,要重新學起英語。

現在告訴你,已有至少2個切實提高英語單詞學習的方法,它是結合科學心理學的最新成果,只需要學習者花費以往還要少的精力與努力,就有了像魔術一樣神奇的學習效果,你相信嗎?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跨越“詞彙量”這堵牆的傳統方法

對於“詞彙量”,我們現在大概可以分為兩種方法。

一種是在知識付費經濟中被推出的品牌付費課程,層出不窮的背單詞APP,長期可以在百度就可以搜到的背單詞網站,這些都是經過一定的科學設計,使用時效果也不錯。

另一種是民間的作法,如不同培訓班不同老師實踐多年的心得,以及民間學霸總結出來的方法,像“發音法”、“跟著錄音法”、“狂讀法”、“分門別類法”、“同義反義法”、“同聲傳譯法”、“句子法”、“短文法”。

就拿其中“句子法”來說:一個英語單詞是有很多意思的,例如“I miss you,but I miss you”,這裡的“miss”就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所以,在我們就單個單詞而言,只有把它放在句子當中才能釐清。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你看,此方法不僅邏輯清晰,也具備可操作性,而各類方法本身也是沒有問題的,有的只是效率問題,有的快一點,有的慢卻記得深。

可是,為什麼明明有這麼多方法,還是有人跨不過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個關於人類學習效果的理論。

關於人類學習效果的

“思維模式”理論

這就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的“思維模式”理論,也是她的招牌理論,很多人包括我也是認為她將來去世以後,可以把這個理論刻在墓碑上。(關於德韋克的“思維模式”理論,在TED演講中有一期視頻,我把它放在了文末,大家可以觀看了解到)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德韋克的理念說,人對學習的思維模式可以分為兩種:“成長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兩者的區別是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發展和培養的,而固定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

所以,在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想著如何去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反應則是“看來我不適合這個”“我的能力有限”“這件事超過我的能力範圍了”。

舉個栗子來說:

公司新來了個文案,我讓她幫忙做個圖,她說我不會做圖啊。我說不用太複雜,簡單PS一下就行。她說我不會用PS。我說那用美圖秀秀拼一下也能湊合用,她說我還是不會。這時,我沒再說什麼,迅速打開PS,百度搜了一下怎麼做,然後5分鐘就搞定了。

我們經常會有這種感覺,好像身邊那些厲害的人,他們什麼都會,做什麼都能成。但自己遇到問題時卻總是搞不定,於是歸因於智商、環境、運氣。但真的不是因為你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還沒嘗試就覺得自己不行嗎?這種就是典型的

“固定思維模式”。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那麼如何進階為不斷進步的“成長型思維”,讓自己不至於半途而費,又兼備現在傳統學習方法的優勢,讓學習者得到像魔術一樣神奇的學習效果呢?

答案正是我下面介紹的方法,這裡要說明的是,雖然說是兩套方法,不如說是兩種方式,因為它們都是源於同一套思維邏輯的。

魔術一樣神奇的學習方法到底解決什麼?

對於英詞單詞,大概可以把所有問題歸結為以下三個:

1、從菜雞成長為英語大神,需要掌握多少詞彙量?

2、單詞的學習方法這麼多,該如何選擇,它能幫助我進入成長性思維,能持之以恆嗎?

3、今天我就要實操了,請告訴我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有效的記住最多的單詞?

神奇學習方法的邏輯,說白了就是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以上三個問題,好,現在讓我們一一分析。

魔術一樣神奇的學習方法的邏輯

1、從菜雞成長為英語大神,需要掌握多少詞彙量?

通過對英語國家的報紙讀物以及網絡高閱讀文章進行詞彙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在英語國家的這些日常讀物中,最高頻出現的10個單詞,竟然就佔到了所有內容的25%!

換言之,你只要掌握100個高頻單詞,你就可以讀懂一半這些英文內容了!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這樣看來,即使在英語國家,常用的詞彙也就那麼些,就跟我們平時正常交流時,說的最多的無非就是那麼幾句話。

所以說,如果你不是要達到以英語為母語的水平,按理來說,你只需要掌握1000個單詞,就已經能理解日常交流和普通讀物中的75%的內容了!

這意味著,當你的詞彙量達到7000這個級別時,不要說痛快的刷英劇美劇,就是《哈佛商業評論》《大西洋月刊》《財富》這樣的英語世界的主流報刊,以及非專業類研究類的英語原版書,你都能準確理解到90%的內容!

所以,不要被需要掌握兩三萬詞彙量的說法嚇跑了,這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成年人才需要所掌握的詞彙量。更不要說五萬或更多的,老外也幾乎有99%不認識。

所以說:7000個,就是你進階大神所需要達到的目標詞彙量。怎麼樣,是不是覺得目標容易達成很多了?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2、單詞的學習方法這麼多,該如何選擇,它能幫助我進入成長性思維,能持之以恆嗎?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達到7000的詞彙量呢?其實,最快的辦法就是在開始階段,我們先以犧牲質的方式來追量。

你可能會說,單純的硬背也太蠢了吧,但是這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卻是最容易開始著手去做,思想負擔最輕,也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就像那句話說的: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所以,先行動起來,往往更加重要。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或許你會說,還可以用閱讀的方法來進入英語情境,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來幫助我們理解和記憶單詞。

但相信你跟我一樣,都有過在閱讀時因為單詞基礎不紮實而需要不斷查字典,導致自己的積極性被嚴重打擊的經歷。

既然如此,那我們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一個個單詞的硬背來得爽快。

這裡爽快的意思是,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無痛的”去堅持做這件事。

那需要堅持多長時間呢?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給出的答案是1萬個小時,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萬小時定律”,格拉德威爾認為,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可是,在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難題,並且越到後面,難度就會越大。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人會因為什麼而在一件事上花上1萬個小時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之所以能堅持下去,是因為他們在深入體驗中,找到了滿足感和愉悅感,而愉悅感就像毒品一樣,是會讓人上癮的。

而有難度的事,只會不斷帶來內心的不安與恐懼,恐懼是一種讓人逃離的情緒,這就是我們無法堅持下去的原因。

3、今天我就要實操了,請告訴我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有效的記住最多的單詞?

魔術一樣神奇的學習方法的兩種方式:

在知乎上有一篇收穫超10K讚的《最相見恨晚的學習方法》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學習方法是見人見智的,要看的是適不適合。但這種方法是我們在教育行業,投入了最大力量、做的最嚴格的一次實驗。

為了能清晰說明,我直接放一些受試者學習的評價:

01、再看一遍吧,真的又看了一遍,這就是即將指導我學習英語的方法論,來得恰到好處。

02、作者記單詞的經驗那段特別精彩!

03、給我很多啟發,謝謝!

04、好文章,好方法,好編輯,好受用。

05、可操作性強

06、值5星了!

07、醍醐灌頂,謝謝

08、對我這考四級的挺有用

09、內容很豐富,有些甚至可以讓人眼前一亮。

10、乾貨!目前真的急需,然後就看到了!好好好!!!

首先,準備一本《麥克米倫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背單詞好比打怪,我這有個外掛,你要不要試試?

為什麼是它呢?因為它裡面標記出了我們最需要掌握的,生活中最常用的7500個核心詞彙,並在詞典中以紅色字體標明出來了,還依據高頻程度,用星星劃分出了一、二、三級。這簡直就是完全為了我們這個學習邏輯打造出來的詞典啊!

接下來,你需要每天抄出100個單詞到EXCEL表,手機版的也行。根據人類記憶規律,一般三至五次才能記熟一個詞,所以我們每天要做的就是複習與背誦新詞。另外,這裡100個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與接受度來調整。

在背單詞的時候,可以配合著“有道詞典”等軟件來查看中文詞義。你可以每天可以建一個新的EXCEL表,已經記住了的就pass,沒記住的就放進今天的表格中,周始循環。

好了,最後,希望大家也把這麼好的科學學習方式,分享出去,讓更多仍在跨越“詞彙量”的朋友瞭解到這個“相見恨晚”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