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引言

在我國古典敘事文學中,離魂是一個重要的情節模式,魏晉志怪小說、唐傳奇、宋話本、元雜劇及明清戲曲小說中都存有它的足跡。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超現實的情節模式並不只存在於誌異、神魔敘事中,而是在發軔之時就與愛情敘事聯繫在了一起。

從《幽明錄·龐阿》到《離魂記》,再到《倩女離魂》、《牡丹亭》,愛情敘事中的離魂情節變得越來越真實可信,但卻始終消除不了其固有的超現實色彩。此時存在一個問題,古典作家們為何如此偏好離魂情節?換言之,離魂情節在古典愛情敘事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又有著怎樣的文化背景?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牡丹亭》

下文筆者即以《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為例,從離魂情節的發展、離魂情節的作用和離魂情節的文化背景三個方面展開闡述。

一、《倩女離魂》和《牡丹亭》中離魂情節的發展

《倩女離魂》取材於唐傳奇《離魂記》,《牡丹亭》取材於明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我們不僅可以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中看出離魂情節的共性,還可通過《倩女離魂》與《離魂記》、《牡丹亭》與《杜麗娘慕色還魂》之間的比較,看出離魂情節在愛情敘事中的發展。

1. 《離魂記》和《倩女離魂》中的離魂情節

《離魂記》講述的是倩女離魂追隨王宙之後又還魂歸家的故事,其離魂的原因為“後有賓寮之選者求之,鎰許焉。女聞而鬱抑;宙亦深恚恨。託以當調,請赴京”,還魂的原因則為“吾曩日不能相負,棄大義而來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顏獨存也

”。不難看出,《離魂記》中離魂與還魂雖是一種超現實的因素,但其根本動力卻是現實中的情與孝的矛盾。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離魂記》畫本

當然,《離魂記》不過是一篇不足千字的傳奇小說,其中的離魂情節顯得較為簡略。《倩女離魂》則在《離魂記》的基礎上,將離魂情節敘述得更加真實飽滿。在《倩女離魂》中,離魂的原因除了為情追隨對方之外,還加入了戀愛中患得患失的心理:

你若是赴御宴瓊林罷,媒人每攔住馬,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畫,賣弄他生長在王侯宰相家。你戀著那奢華,你敢新婚燕爾在他門下。

此外,《離魂記》中倩女之魂離開肉體之後,肉體便被忽略了;《倩女離魂》則關注了失魂之後的倩女肉身:誰想倩女孩兒,自與王生別後,臥病在床,或言或笑,不知是何症候。經此敘述,離魂情節雖然依舊離奇,但無疑更為貼近現實。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倩女離魂》

2. 《杜麗娘慕色還魂》和《牡丹亭》中的離魂情節

《杜麗娘慕色還魂》講述的是杜麗娘夢遇書生後因情病逝,以魂體投身於書生之後又還魂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杜麗娘夢遇書生亦是離魂情節的一個變體。因此,《杜麗娘慕色還魂》中實則存在兩處離魂,不過其離魂原因都歸結於“慕色”之上,這雖是情的地位上升所導致的結果,但無疑有庸俗化之嫌。事實上,作者在篇首就表明了其創作動機為“聊將昔日風流事,編作新聞勵後人”。

《牡丹亭》基本沿用了《杜麗娘慕色還魂》的情節框架,杜麗娘離魂和還魂都是因情所致,這既是所謂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不過,《牡丹亭》還通過杜麗娘還魂之後與離魂時截然不同的表現,反過來對離魂進行補充說明,這是離魂情節的一大進展。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杜麗娘畫像

在《牡丹亭》的前半部分,杜麗娘因情而死,這和《杜麗娘慕色還魂》中的少女思春基本一致。不過,湯顯祖卻特別指出了杜麗娘還魂之後的表現:

秀才可記的古書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虛情,人須實禮。

杜麗娘此語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至情之說,但從離魂情節的角度來看,無疑卻有反正離魂之至情之效。此外,它還通過情與理的對抗,使杜麗娘離魂脫離了“慕色”的庸俗泥沼。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明刻本《牡丹亭還魂記》

二、離魂情節的敘事功用:脫離愛情的困境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分離雖然能證明愛情的堅貞,但無疑卻也使愛情面臨困境。尤其是在愛情得不到認可的情形下,分離意味著戀愛雙方將面對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倩女離魂》中的倩女和王生,《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和柳夢梅,他們都面臨著分離的困境。

在《倩女離魂》中,倩女自從見了王生之後神魂馳蕩,但沒想到母親著她拜他做哥哥,似乎有悔婚之意。侍女梅香亦云: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聰明浪子,論姐姐這個模樣,正和王秀才是一對兒。但老夫人卻認為:

老身為何以兄妹相呼?俺家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想你學成滿腹文章,未曾進取功名。你如今上京師,但得一官半職,回來成此親事,有何不可?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倩女離魂》劇照

王生不得不進京應試,其與倩女之情亦陷入分離的困境。在古代,進京應試可不是一件三五天的小事,即使考試順利,從應試到任官也是一件長年日久的事情。因此,王生面臨的問題不只是自己能不能中,還有倩女及其母親能不能等自己。倩女面臨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王生能不能得到認可,還有王生高中之後會不會變心。

此外,從敘事的角度來說,王生和倩女的分離亦會導致敘事的困境。經此一別,按照傳統的寫法,要麼單講王生應試之事,要麼直接跳到王生高中之後。離魂情節的加入,無疑使得敘事困境的問題得到了結局。

《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和柳夢梅,他們同樣面臨著分離的問題:一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缺乏一見鍾情的機會;二是當柳夢梅來到杜麗娘生活的地方之後,他們卻已天人兩隔。在這種情形下,杜麗娘面臨的第一大困境是被拘束在閨閣之中,無法使春情得到釋放;柳夢梅面臨的第一困境則是不知意中人在何處。杜麗娘面臨的第二大困境是自己雖然因情而死,但意中人卻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柳夢梅面臨的第二大困境是心中似有所感,但卻不知道情之起於何處。杜麗娘的兩次離魂,無疑打破了這兩大困境,使得相思之情成為完滿的愛情。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牡丹亭》劇照

當然,離魂只是打破愛情困境的一時之策,而非根本的辦法。在《倩女離魂》和《牡丹亭》中,離魂只是一個開始,女方還魂和男方高中才是結局。由此不難看出,古典作家們雖然希望通過離魂這種超現實因素打破愛情愛情困境,但並未將希望全部寄託在這之上。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理想的愛情才能變成圓滿的婚姻。

三、離魂情節的文化背景

在離魂情節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作者有意識地使這一超現實的情節變得更為真實,如《倩女離魂》中對倩女離魂之前的心理所做的揭示,如《牡丹亭》中將離魂情節變為夢境及杜麗娘還魂後態度的轉變。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杜麗娘戲曲形象

此外,我們還發現離魂情節在敘事上有著打破愛情困境的功用。不過,離魂情節終究是神秘的、超現實的,古典作家們為何選用這一情節及讀者為何能夠接受這一情節依舊是一個問題。對於這一問題,須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答案。

早在先秦之時,古人就初步形成了與生死聯繫在一起的魂魄觀念。如《易經·繫辭上》雲: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又如《禮記》雲: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在《左傳》中亦有對魂魄的解釋:人生始化曰魄,陰生魄,陽曰魂

不難看出,魂魄之說在初始之時就與生死、鬼神這些難以解釋的事物聯繫在一起。這一方面說明了古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另一方面又表露了古人希望藉由超現實困境擺脫現實苦難的理想。

從《倩女離魂》和《牡丹亭》的離魂情節,看愛情敘事的超現實因素

“魂”書法

兩漢之時,由於道教和佛教的興起,魂魄之說與宗教結合在了一起,使之有了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事實上,直到今天,民間還有不少地方存在“失魂”與“喊魂”之說。筆者小時候有一次受到大的驚嚇,祖母就曾幫我喊過魂。由此反觀科技極為落後的古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古人們對魂魄之說深信不疑。

因此,無論從作者還是讀者的角度來看,古典敘事文學中的離魂情節都有著適宜的文化土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文學本身的角度來看,離魂情節在敘事中也是一個合理存在。因為離魂情節不僅有助於打破敘事僵局,還將人的精神推到了更高的境地,這無疑符合文學本身的發展訴求。

參考文獻

  • 張友鶴 《唐宋傳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版
  • 顧學頡 《元人雜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版
  • 何大倫 《重刻增補燕居筆記》.明刻本
  • 湯顯祖 《牡丹亭》.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